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


  (三)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有机紧密结合起来。

  要在青少年学生实践教育环节中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内化为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中小学校要把规定的德育实践课程安排与课外德育实践活动安排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我市49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有利的资源,组织开展中小学生课外实践教育和主题夏令营等活动。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利用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参加有益的兴趣活动,同时要精心设计和安排实践活动的内容,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学校团组织要不断创新实践活动载体,深入开展“希望工程”、“手拉手”、“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等活动,提高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各级各类学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导向性强的学校科技文化节、艺术节、运动会、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校园文化和重大节庆纪念日活动,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使青少年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觉悟得到提高。各级学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校园思想道德教育网络阵地,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提高自律能力和选择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积极推进我市的“教育 e时代”工程,以《学生频道》网站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宣传阵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用优秀网络文化占领青少年德育阵地。

  (五)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在师德建设中突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我市要加快构建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以“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为主题,提高广大教师思想政治水平、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在基础教育类学校,重点在于完善班主任制度,深化名班主任培养工程的成果,全面开展班主任培训。在市属大学,重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使其成为直接面对学生的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和模范。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