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要完善文明服务接待水平的激励机制。刚才表彰文明服务单位,这项工作就很有创意,要把它固定下来,形成相对稳定的制度,要作为文明城市,作为“两会”的服务体制机制建设,作为长期的一项工作坚持下去,不断完善,促进大家形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五是要拓展与省内省外国外城市合作服务方式。当前,省内11个地市对“两会”的重视程度不一,组委会要好好研究一下,光跟他们的部门同志说可能力度不大,要让10个地市的市长们及时准确地知道他们市在整体工作中的情况,引起他们的重视。要完善我们的合作服务方式,及时把“两会”的招展情况、客商邀请、论坛专项洽谈等相关信息以及变化情况即时传递给各个市长,使他们在第一时间掌握“两会”的所有信息,让他们及时了解本地招商项目的多少、签约项目的多少以及签约额的多少,相互之间形成点竞争意识,比着干,共同为好“两会”出谋划策。同时根据他们各自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源,有效开展服务,提供相应的交流平台。
三、注重文明,保障安全,营造良好的服务文化、城市品牌和有利于各类机构人才集聚的环境
“服务出形象”,“两会”能否圆满顺利地开展,关键在服务。全市上下要切实增强东道主意识,为所有的来甬中外客商提供优质、文明的服务,让他们取得丰硕的成果(项目顺利签约、贸易顺利成交),留下对宁波国际港口城市深刻的印象,留下再次来甬投资创业的美好感受,确保所有来宾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一是更新理念,进一步构建国际港口城市的服务文化。宁波是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在每年全国“两会”期间也都是A型城市,是集体荣誉感很强的城市,这是一种很好的文化形态。但宁波有部分人有一点精明,自以为是,不太看得起外地人,缺乏大气。国际港口城市要万商云集,必须要有一种开放、大度、大气、宽容、包容的城市文化。“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港口城市是服务型城市,服务就应有相应的文化和理念。如往年“两会”期间房源紧张、房价高问题,我要向从事酒店宾馆服务业的老总们说一句,“风物长宜放眼量”,难得的是回头客。一个城市只有充分和持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才能保证常年源源不断的客流。哄抬一时房价,只能赚得一时,赚不了一世,做不到细水长流。经济学讲,消费者是上帝,我们不能本末倒置,上帝与公仆易位;义乌人有句名言,“客人是条龙,不来便要穷”,这些都是国际商贸城市商业文化的格言,值得我们学习。国际性的港口贸易、运输物流城市必须树立和吸取这些理念,做到人不分贵贱,企业不分大小,城市不分发达与欠发达,乘坐出租车不分距离长短,货不分南北、地不分国内国外,来的都是客,都要优质服务、文明服务。我希望本次“两会”我们要真正体现首批文明城市形象、爱心城市形象、服务型城市形象和开放型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