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政府要从贯彻“科教兴市”主战略的高度出发,大力发展终身教育,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素质。实施新一轮“技能振兴计划”,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力争到2010年,使本市高技能人才占技术性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25%左右。
(十)大力推进以高技能人才为主体的职业培训
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为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服务。
根据本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重点加强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培养,加强“灰领”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强青年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带动劳动者队伍技能素质整体提高。
根据本市产业发展的要求,按照“市场导向、合理定位、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尽快形成适应上海未来新产业发展方向的公共实训基地的总体布局。公共实训基地要坚持公益性原则,面向社会提供职业技能实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服务,提升运作效能,切实增强劳动者实际动手能力。
(十一)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政府补贴机制
通过为本市就业困难、需要提高职业技能素质的劳动者建立职业培训补贴个人帐户,完善职业培训政府补贴机制,鼓励劳动者参加市场急需的职业技能培训,调动劳动者终身提升职业能力的积极性。加强对政府补贴的职业培训的质量监管,使培训补贴与培训质量和促进就业的效果挂钩,充分发挥培训补贴对促进就业的政策效应。
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定向培训,实施好“万、千、百人就业项目”的上岗培训,稳步推进青年职业见习计划,真正发挥培训对促进就业的作用。
(十二)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管理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新职业发展动态,搞好新职业标准和鉴定题库的开发,引领本市职业培训的方向。完善以动手能力为重点的职业技能鉴定模式,突出职业技能鉴定对劳动者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引导劳动者积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在中等学校、高等院校中推进学历和职业技能“双证书”制度,扩大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面。加快引进国际知名的培训机构和认证机构,提升本市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的水平。
四、加大力度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鼓励创业是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全社会资源优势,形成合力,切实为自主开业者提供有效的指导服务,支持和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