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七、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28)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政策,继续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施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制度。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统筹规划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建设,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继续实施“一所村小一名大学生计划”。规范农村学校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29)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业县(市、区)覆盖率达到100%,参合率达到70%以上。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以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实行补助制度。加大对农村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力度,认真做好母婴保健工作。
  (30)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增加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县、乡(镇)、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2131”工程。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加强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扶持农村业余文化艺术团队的发展,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积极推进农民体育健身运动。
  (31)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优抚对象的优待补助、困难群众生活救助、住房补助、灾民救济等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整合农村养老资源,继续开展农村区域性敬老院建设。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
  (32)建立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智力支持机制。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加强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县级职教中心、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作用,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强化对青年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户均1个科技致富能手工程,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33)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基本道德规范。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体系。深入开展“讲文明、讲礼貌、讲科学、树新风”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积极开展和谐村屯和文明户、文明村、文明生态村、五好家庭等各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