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加强商标监管,大力推进名牌战略。
做好对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的保护和监管工作。积极帮助和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争创陕西名牌和中国名牌,用五年时间扶持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牌产品。加强对我省具有地域特色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配合县域经济发展和“一村一品”工程,大力做好具有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11.规范版权管理,促进软件正版化。
加强版权行政执法,严厉打击各种侵权盗版行为。图书、音像、出版、影视、计算机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等行业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从事经营活动。各级政府实行软件正版化,推进企事业单位软件正版化。
四、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12.加强知识产权法制建设。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地方性法规的研究,明确知识产权执法责任,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充分利用行政和司法两种渠道,在全省形成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
13.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
加强各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手段;知识产权相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种知识产权违法活动,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类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投资环境。
14.依法实施知识产权边境保护。
及时受理涉嫌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对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货物、物品要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制止侵权、盗版产品的进出口,树立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
五、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提高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15.促进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制定促进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对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引导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到2010年,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到30家(其中,涉外服务机构3家),从业人员发展到300人。
16.加强专利信息网络建设,构建专利信息服务平台。
围绕关中先进制造业基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陕南绿色产业基地、渭北果业基地的建设,建立专利信息数据库。已建立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的企事业单位,要建立与主导产品及关键技术相关的专利信息数据库。鼓励科技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条件,逐步建立主导产品专利信息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