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流通业的意见


  3、突出重点,协调发展。按照我省发展现代流通业总体部署,把物流、商贸企业最需要信息技术进行改造的关键环节作为重点,有效解决阻碍流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统筹协调物流、商贸企业,创建实用、高效的流通信息化体系。

  4、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统一规划,标准先行,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打破信息在行业、体制和所有制上的分割,实现共同开发,共同利用,共同受益。

  三、目标及任务

  (一)主要目标。突出抓好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批发市场和超级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区域、基地、园区、企业等多层次流通信息化网络,实现服务理念、管理手段、流通方式向信息化流通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加强企业的横向联合,注重供应链上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与联系,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流通业信息体系,用10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实现流通现代化。

  (二)主要任务。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物流企业和商贸企业,加快培育现代流通企业,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一体化运作。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方便群众为主线,大力推进商品市场体系、现代流通体系、市场监控体系、商业信用体系和网络及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1、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区域性流通信息化基地。济南、青岛、临沂作为流通信息化的重点区域,要通过优化流程,改组改造,建立高水平、标准化、智能化的流通信息化基地,成为我省流通信息交换枢纽和电子商务中心。

  济南、淄博、东营、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等地区,重点发展区域物流信息化,提升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场站服务功能,努力建成全国中转物流基地,成为连接华南、华中和华北地区的重要枢纽;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地区,重点发展港口流通信息化。构筑畅通的海运、铁路、公路、航空信息系统,努力成为辐射东北三省和韩、日、朝等国的国际化物流与商贸基地;枣庄、济宁、临沂、菏泽等地区,重点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服务“三农”信息化建设。口岸城市要加强“大通关”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推行一站式服务形式,提高通关效率。

  2、在流通领域大力推行电子商务。进一步加大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2号),以及我省相关政策的力度,加强信用评估与诚信机制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制度,为推广电子商务营造良好环境。力争到201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持卡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以上。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