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培育一批科技与文化结合的共性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11、加快支撑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研发。在数字动漫、网络游戏设计、影视制作、出版、演出及软件、工业与城市设计、媒体内容制作等领域掌握一批关键和共性技术,促进以音视频信息服务为主体的数字媒体内容处理技术发展,加快建设以交互和交换、具有版权保护功能和便于管理为特点的现代传媒信息综合内容平台。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提高制作、传播、发行和增值能力。
(四)实施“科技奥运行动计划”,应用一批新技术,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12、科技支撑奥运。重点围绕奥运交通、奥运场馆、赛事转播、赛事通信、奥运安全、运动科技、奥运会开(闭)幕式等方面,集成应用一批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强奥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一批国内奥运合作伙伴、赞助商和产品供应商,使奥运会成为集中展示首都高新技术成果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平台和窗口。借助奥运,带动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城市建设、管理与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13、提升信息化城市管理水平。综合运用数字、网络、通讯等技术,建立以人口、社会单位、环境和市政设施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数据库,建设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强化信息安全建设。发展智能化交通管理技术。
14、推进人口健康和公共安全领域技术研究。开展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技术和重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攻关。开展食品、饮用水安全的快速检测、监测、预警与可追溯技术研究,建立全过程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开展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源识别与诊断、监测与监控、预测与预防、风险评估与预警、应急反应与指挥决策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发。
(五)推广一批服务农村发展的适用技术,促进新农村建设
15、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技术。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推广,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后减损和绿色供应链产业化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快特色农产品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加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建设。
16、科技服务新农村。加快节水、节能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应用,开发绿色建筑技术。推进新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善广播、电视、电信、电话网络,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远程教育,通过信息化促进新农村建设。
(六)支持一批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项目,为提高国家原始创新能力服务
17、支持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发挥高等院校和中央在京科研院所优势,支持开展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研究。在农业、环境与资源、能源、人口与健康等领域重点支持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基础研究,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重点支持一批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前沿技术研究,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三、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首都创新体系
18、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支持企业依托自身科技研发资源,自办技术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开展委托研发、技术入股、投资入股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