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

  3、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目标。到201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6%,每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18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速,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初步确立,创新体系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明显提高,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市。再经过十年努力,到2020年,首都创新体系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成为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进入世界创新型城市的先进行列。

  4、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点任务。“十一五”期间,要着力推进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发展高端产业,在推动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上实现新突破。二是落实“科技奥运行动计划”,依靠科技解决城乡建设与管理中的难题,在科技支撑社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三是按照“重要载体、强大引擎、服务平台、前沿阵地”的定位要求,充分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在推动提高首都自主创新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四是发挥高等院校、中央在京科研机构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中的基础和骨干作用,在整合首都创新资源、服务国家创新战略上实现新突破。五是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上实现新突破。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方向

  (一)攻克一批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宜居城市建设

  5、研究开发能源节约利用技术。加快研究主要耗能领域的关键节能技术和共性技术,重点发展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和清洁能源汽车技术,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和终端用能效率。加快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6、研究开发水资源节约利用技术。加快城市水循环利用、农业高效节水、工业和生活节水技术研发,重点攻克节水技术、雨洪利用技术、污水处理和回用关键技术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7、研究开发生态环境治理技术。进一步开展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和电磁辐射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技术攻关,加快生态恢复技术开发,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

  (二)突破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核心技术,促进高端产业发展

  8、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发挥软件、通讯、网络等领域的技术优势,重点推进重大行业应用软件、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下一代互联网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带动软件技术与服务、信息增值服务和网络服务发展。研究开发高性能计算、集成电路和光电显示技术。

  9、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技术。研制针对重大疾病防治的创新药物,加快名优中药产品的技术创新,开展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芯片等技术的产业化研究,支持数字医学诊疗设备及诊断试剂的研究开发。开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配套材料、新型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电子信息相关材料及器件,推进高效低成本光电材料技术、高温超导技术和纳米技术、生物医用与仿生材料等研究开发。

  10、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中高档数控装备和轻型化、智能化电子装备,促进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的配套发展,提高装备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产品,发展清洁能源汽车。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