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促进社会公益领域的科技创新。继续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机制创新。稳定支持主要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以及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使科研机构成为我区社会事业领域自主创新的骨干。积极探索科研机构院所长公选制、全员聘用制、分配绩效制的运行管理机制,探索实行合同管理和阶段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考核评价科研机构的运行绩效,激发科研机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自主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促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有针对性地加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构建一批能够为广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提供创新知识和技术支撑的学科群;鼓励高等学校和有条件的科研机构针对广西的优势产业和优势资源,以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开展原始创新,为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奠定知识基础、指引方向。
(十一)大力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要以健全科技决策机制为重点,进一步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强化为社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把工作重点放在研究发展战略、制定发展规划、创造保障条件、优化政策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上,引导、激励企业和社会公众自主开展竞争性研究与开发活动。强化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管理科技工作全局的职能,统筹和整合区域科技发展和创新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经济、社会和综合管理部门在科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有效衔接协同的机制。
四、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为自主创新提供保障
(十二)高度重视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实施人才重点开发计划,以重大科技项围凝聚领军人才,以重要岗位公开招聘一流人才,以启动经费吸引有潜力的年轻人才,培育一批结构合理、技术领先、充满活力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加强人才小高地建设,采取更加灵活、更加特殊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人才小高地聚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有效发挥人才作用的人才特区功能,使人才小高地成为自主创新的沃土。
(十三)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要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在学生中大力弘扬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敢于超越的思想,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顺应我区产业结构调整趋势,适应学生就业结构变化,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发展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重视基础学科,不断为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大批富有创新激情的高素质青年人才,为可持续的自主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十四)加大力度,吸引区外海外人才到我区创业和发展。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想,千方百计吸引区外、海外优秀学者和人才到我区创新创业。实行区外人才区内兼职制度,鼓励区内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聘请国内优秀专家兼职,柔性、动态充实壮大我区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