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人口综合调控机制、人口质量目标监控评价体系和管理办法,加强人口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人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严格控制人口总量,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改革完善人口户籍制度,适时调整人口准入条件,调控户籍迁入人口数量及结构;科学引导人口空间布局,逐步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促进人口总量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人口结构优化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人口分布与城市空间发展相协调。
二、提高计生工作水平
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覆盖城乡的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和信息化建设,提高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和推进优生优育,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建立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综合治理机制;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现本市城乡育龄人员人人享有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计划生育基本项目的免费服务。
三、加强流动人员管理
实行有效的流动人员管理政策,通过促进产业升级、调整城市管理和就业政策等多种方式,控制流动人员数量,优化结构。完善市、区(县级市)、街(镇)和社区(村)四级出租屋流动人员管理服务体系,全面落实流动人员申报登记制度,建立信息化平台,设立管理服务中心,提高对流动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二十五章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一、营造和谐生活环境
大力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继续推进“全民安居工程”,加大双特困户住房保障力度,搞好危旧房改造;提升公共事业发展水平,让市民普遍享受各种社会事业、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平安和谐社区、平安和谐村镇,倡导人与人和谐相处,营造舒适和谐的城市氛围。
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护市民以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权利。全面落实农民减负增收的各种政策,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加大农村扶贫工作力度。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合理调整本市最低工资标准,适时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和企业工资指导线,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
三、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垄断性、专营性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和调节,缩小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
四、引导优化消费结构
引导市民树立发展型、生态型消费观,倡导适度信贷消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逐步提高在居住、教育、旅游、健身等方面的支出,促使市民生活向富裕型小康转变。
第二十六章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和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工商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
(二)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基层政权机关和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民主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巩固和扩大以政务、厂务、村务公开、村民自治以及村委会直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依法依规推进社区民主建设。
二、大力推进依法治市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认真贯彻《
立法法》,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尤其是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立法;完善立法程序和立法机制,逐步提高立法的公众参与度。严格依法行政,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全面实施《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
行政许可法》,实现政府机构组织和工作程序的规范化、法制化,在行政机关和具有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职能的法定授权组织中实行政务公开,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
(二)不断优化法治环境
以司法行为规范化和司法工作机制改革为重点,努力提高立、审、判、执、监等各个环节的效率,加强司法监督,确保司法公正。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市民的法律意识,着重提高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着力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推进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规划实施
一、加强规划衔接
把本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区(县级市)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年度计划中,引导各地区、各领域的协调有序发展;各区(县级市)、专项规划及行业规划必须与本纲要衔接。
二、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在涉及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领域、发挥主导作用与调控能力的主要方面安排一批重大项目,具体见附表。
三、落实目标责任制
对于本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点建设项目,要明确责任部门负责完成;对于规划中提出的政策性内容,相关责任部门要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加以落实。
四、开展中期评估
建立规范的中期评估机制,及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根据环境变化情况依法适度修订规划内容。
五、加强监督考核
建立规划实施监督考核机制,由市人大、市政府办公厅和市发展改革委联合组成考核组,对规划的约束性指标、主要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和重大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附件:
广州市“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
┏━━━┳━━━━┳━━━━━━━━┳━━━━┳━━━━━━━━┳━━━━━━┳━━━━━━┳━━━━━━┓
┃ ┃ ┃ ┃ ┃ 2005年 ┃ 2010年 ┃ 2006— ┃ ┃
┃分类 ┃序号 ┃ 指 标 ┃ 单位 ┃ ┃ ┃2010年均 ┃ 指标属性 ┃
┃ ┃ ┃ ┃ ┃ 预测值 ┃ 目标值 ┃ ┃ ┃
┃ ┃ ┃ ┃ ┃ ┃ ┃增长(%) ┃ ┃
┣━━━╋━━━━╋━━━━━━━━╋━━━━╋━━━━━━━━╋━━━━━━╋━━━━━━╋━━━━━━┫
┃ ┃ 1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5115.8* ┃ 9500 ┃ 12 ┃ 预期性 ┃
┃ ┣━━━━╋━━━━━━━━╋━━━━╋━━━━━━━━╋━━━━━━╋━━━━━━╋━━━━━━┫
┃ ┃ 2 ┃人均生产总值 ┃ 万元 ┃ 5.34 ┃ 8.72 ┃ ┃ 预期性 ┃
┃ ┣━━━━╋━━━━━━━━╋━━━━╋━━━━━━━━╋━━━━━━╋━━━━━━╋━━━━━━┫
┃ 经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 ┃ ┃ ┃ ┃
┃ 济 ┃ 3 ┃ ┃ % ┃ 56.86* ┃ 59 ┃ ┃ 预期性 ┃
┃ 中 ┃ ┃占GDP的比重 ┃ ┃ ┃ ┃ ┃ ┃
┃ 心 ┃ ┃ ┃ ┃ ┃ ┃ ┃ ┃
┃ ┣━━━━╋━━━━━━━━╋━━━━╋━━━━━━━━╋━━━━━━╋━━━━━━╋━━━━━━┫
┃ ┃ ┃高新技术产品产 ┃ ┃ ┃ ┃ ┃ ┃
┃ ┃ 4 ┃值占工业总产值 ┃ % ┃ 25.3* ┃ 30以上 ┃ ┃ 预期性 ┃
┃ ┃ ┃的比重 ┃ ┃ ┃ ┃ ┃ ┃
┣━━━╋━━━━╋━━━━━━━━╋━━━━╋━━━━━━━━╋━━━━━━╋━━━━━━╋━━━━━━┫
┃ ┃ 5 ┃常住人口 ┃ 万人 ┃ 949.7 ┃ 1090 ┃ ┃ 预期性 ┃
┃ ┣━━━━╋━━━━━━━━╋━━━━╋━━━━━━━━╋━━━━━━╋━━━━━━╋━━━━━━┫
┃ ┃ 6 ┃户籍人口 ┃ 万人 ┃ 750.5 ┃ 810 ┃ ┃ 约束性 ┃
┃ ┣━━━━╋━━━━━━━━╋━━━━╋━━━━━━━━╋━━━━━━╋━━━━━━╋━━━━━━┫
┃ ┃ 7 ┃进出口总值 ┃亿美元 ┃ 534.9* ┃ 850 ┃ 10 ┃ 预期性 ┃
┃ ┣━━━━╋━━━━━━━━╋━━━━╋━━━━━━━━╋━━━━━━╋━━━━━━╋━━━━━━┫
┃ 国 ┃ 8 ┃信息化综合指数 ┃ % ┃ 83.9 ┃ 90 ┃ ┃ 预期性 ┃
┃ 际 ┃ ┃ ┃ ┃ ┃ ┃ ┃ ┃
┃ ┣━━━━╋━━━━━━━━╋━━━━╋━━━━━━━━╋━━━━━━╋━━━━━━╋━━━━━━┫
┃ 都 ┃ ┃城镇人均道路面 ┃ ┃ ┃ ┃ ┃ ┃
┃ 会 ┃ 9 ┃ ┃平方米 ┃ 13.4 ┃ 15 ┃ ┃ 预期性 ┃
┃ ┃ ┃积 ┃ ┃ ┃ ┃ ┃ ┃
┃ ┣━━━━╋━━━━━━━━╋━━━━╋━━━━━━━━╋━━━━━━╋━━━━━━╋━━━━━━┫
┃ ┃ 10 ┃城市化率 ┃ % ┃ 81.7 ┃ 85 ┃ ┃ 预期性 ┃
┃ ┣━━━━╋━━━━━━━━╋━━━━╋━━━━━━━━╋━━━━━━╋━━━━━━╋━━━━━━┫
┃ ┃ ┃外国人入境旅游 ┃ ┃ ┃ ┃ ┃ ┃
┃ ┃ 11 ┃ ┃ 万人 ┃ 172 ┃ 300以上 ┃ ┃ 预期性 ┃
┃ ┃ ┃人数 ┃ ┃ ┃ ┃ ┃ ┃
┣━━━╋━━━━╋━━━━━━━━╋━━━━╋━━━━━━━━╋━━━━━━╋━━━━━━╋━━━━━━┫
┃ ┃ ┃科技进步对工业 ┃ ┃ ┃ ┃ ┃ ┃
┃ ┃ 12 ┃经济增长的贡献 ┃ % ┃ 50.8* ┃ 55 ┃ ┃ 预期性 ┃
┃ ┃ ┃率 ┃ ┃ ┃ ┃ ┃ ┃
┃ ┣━━━━╋━━━━━━━━╋━━━━╋━━━━━━━━╋━━━━━━╋━━━━━━╋━━━━━━┫
┃ 创 ┃ ┃研究与发展经费 ┃ ┃ ┃ ┃ ┃ ┃
┃ 业 ┃ 13 ┃ ┃ % ┃ 1.66* ┃ 2 ┃ ┃ 预期性 ┃
┃ 之 ┃ ┃占GDP比重 ┃ ┃ ┃ ┃ ┃ ┃
┃ 都 ┃ ┃ ┃ ┃ ┃ ┃ ┃ ┃
┃ ┣━━━━╋━━━━━━━━╋━━━━╋━━━━━━━━╋━━━━━━╋━━━━━━╋━━━━━━┫
┃ ┃ 14 ┃专利授权量 ┃ 件 ┃ 5724* ┃ 10000 ┃ ┃ 预期性 ┃
┃ ┣━━━━╋━━━━━━━━╋━━━━╋━━━━━━━━╋━━━━━━╋━━━━━━╋━━━━━━┫
┃ ┃ ┃高等教育毛入学 ┃ ┃ ┃ ┃ ┃ ┃
┃ ┃ 15 ┃ ┃ % ┃ 58 ┃ 65 ┃ ┃ 预期性 ┃
┃ ┃ ┃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