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十一五”时期,全省医药工业将实施70个左右的重点项目。到2010年,医药工业销售收入达160亿元。
  轻纺工业要着力打造自主品牌,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满足多样化需求,扩大高端市场份额。
  改造重组棉纺织,加快发展特色纺织。支持棉纺织企业采用紧密纺、全自动气流纺等新型纺纱技术,发展新型纤维混纺、纯纺产品,提高精梳纱、无接头定长纱、无梭布等高档产品的比重,提高新型纤维、功能性纤维的纺纱比例;建设大麻基地20万亩,桑蚕基地20万亩,培育和发展“绿洲”品牌,形成农工贸一体的丝、麻加工产业集群。
  到2010年,棉纺生产能力由目前的100万锭达到150万锭,精梳纱比重由15%达到30%,无梭布的比重由15%达到40%。大麻及混纺纱由4000吨/年发展到6300吨/年,大麻及混纺面料由2200万米/年增加到5000万米/年。粘胶纤维产量2万吨达到5万吨/年;蛋白纤维产量由300吨/年发展到1200吨/年;碳纤维原丝达到1000吨/年。
  大力发展食品、日用硅酸盐、造纸、塑料制品,巩固和提升竞争力。食品工业扶持干鲜果蔬菜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小杂粮加工三个特色食品产业,巩固和壮大乳制品、饮料酒、淀粉、食用植物油、食醋制造五个传统优势制造产业,培育杏花村汾酒、古城乳制品等10户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建成10个特色食品工业重点县。日用硅酸盐工业以日用玻璃和陶瓷为重点,扶持祁县、闻喜日用玻璃器皿基地和朔州、晋城、阳泉三市的日用陶瓷、新型陶瓷基地建设,扩大在全国市场份额。造纸工业要加快推进林纸一体化的进程,木浆比重由现在15%提高到22%、废纸浆占到50%以上。塑料制品业要依托优势企业,重点开发新型建筑塑料制品、汽车用塑料、矿用塑料等产品。
  “十一五”时期,全省轻纺工业将实施100个左右的重点项目。到2010年,轻纺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80亿元。
  (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扶持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和先进制造业等具有竞争优势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处于中试阶段、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加快培育高新技术服务市场主体,推动电信业技术升级,发展网络信息和专业咨询服务业。加强高新技术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完善技术研发和技术交流平台,提高园区的企业孵化能力。
  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大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度,加快信息技术在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等传统产业的推广应用和应用软件的攻关研制。机电行业积极推广CAD、CAPP、CAM等计算机辅助技术,重点示范CIMS高度集成化应用;电力、冶金、化工行业实现DCS集散控制;煤炭行业实现安全生产自动化监控。继续选择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骨干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鼓励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SCM)、客户资源管理(CRM)等先进管理技术,逐步推动企业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推动企业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整个流程的再造,推进管理体制的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五)做大做强大企业、大集团
  以壮大企业规模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实施重大项目为依托,按照政府政策扶持推动、企业自主决策运行的模式,加快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向大企业、大集团集中,培育壮大一批实力雄厚、能够发挥支撑和带动作用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大集团,组成我省经济发展的主力舰队。
  实施“368”工程,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即:重点抓好“三个方阵”,培育60-80户大企业、大集团,实现销售收入8000亿元。销售收入比“十五”末翻两番,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0%左右。
  第一方阵:重点培育扶持8户具有较强国内控制力和国际竞争力、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大集团,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400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0%以上。第一方阵重点培育:太钢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大同煤矿集团、晋城煤业集团、潞安矿业集团、阳泉煤业集团、省煤运公司、省电力公司。
  第二方阵:重点培育扶持20-25户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带动作用、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大集团,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500亿元,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5%。第二方阵重点培育:海鑫集团、安泰集团、平朔煤炭、煤炭进出口、长钢集团、中铝山西分公司、建工集团、路桥集团、鲁能晋北铝业、天脊集团、兰花集团、太重集团、国际电力、山西关铝、东辉集团等企业。
  第三方阵:重点培育扶持30-40户具有较强发展潜力、销售收入5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左右,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15%。第三方阵重点培育:太原煤气化、榆社化工、太化集团、焦炭集团、三维集团、大同机车、中条山有色、中信机电、晋机集团、南风化工、襄汾有色、经纬纺机榆次分公司、汾酒集团、大齿集团、银光镁业等企业。
  加快引进战略投资,加大联合重组力度。鼓励大企业、大集团,瞄准国内大公司、跨国公司乃至全球500强,利用其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鼓励大企业、大集团以项目为基础、资本为纽带,在全省范围内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支持一批有条件的国有、民营大企业到省外兼并收购或强强联合;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开拓国际市场,发展跨国经营。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