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良种优质化专项
重点研究功能基因鉴定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基因、杂交优势利用、动物克隆和胚胎工程、规模化育种等技术。培育水稻、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作物新品种(组合)20-30个,西甜瓜等特色果蔬、林、园艺、草、花卉新品种10-20个,培育和改良优质畜、禽、水产新品种3-6个,培育出口和加工专用油菜、棉花、甘薯等新品种3-5个。到2010年,目前的农作物主推品种全面更新一次,主要农作物品种产量增产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优质品种覆盖率达55%,自育品种的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
第四节 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技行动
任务:围绕“生态安徽”、“平安安徽”建设,攻克一批节水、节能、节材、节地、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等共性关键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本行动共确定 4个重点领域、下设13个优先主题,实施2个重大专项。
目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相关的产品和产业,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一、重点领域
(一)资源
发展思路:坚持节约优先,加强优势资源集约开发和深加工,开展紧缺资源替代研究,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本领域下设3个优先主题:
优先主题28:节水和水资源优化调度
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和节水型生产工艺研究,节水农业研究与示范,长江、淮河流域水资源优化调度和洪水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
优先主题29: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以铁、铜、金等资源为重点,开发低品位、深埋藏、共伴生矿的高效开采和选冶的新工艺、新药剂及新装备,重点突破难选冶铁矿、复杂共生矿的选矿工艺和设备、无毒选矿药剂、原生硫化矿物的生物冶金技术。
优先主题30:深部隐伏矿床找矿技术
研究复杂地形、构造条件下的宽频带、大深度、高精度、抗干扰电磁测量技术和反演方法,开展反射地震在寻找深部层控矿床方面的实验研究,建立适用于金属矿深部勘探的地震勘探技术,开发三维地质体可视化软件。
(二)环境
发展思路: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和循环经济模式,从污染的末端治理向减少污染物排放转变,加强巢湖、淮河等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发展环保产品和产业。本领域下设2个优先主题:
优先主题31:废弃物综合利用
工业废弃物、矿山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废旧橡胶塑料、废旧金属、家电及电子产品的回收、拆解、再生等综合利用。
优先主题32: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技术与装备
中小城镇生活污水低成本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的填埋、焚烧,冶金、电力行业脱硫等技术与装备。环境光学技术与产品。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与装备等。
(三)公共安全
发展思路:重点提高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早期发现与防范能力,研究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技术,发展相关技术与产品。本领域下设5个优先主题:
优先主题33: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
研究危险源探测监测、精确定位和信息获取技术,多尺度动态信息分析处理和优化决策技术,构建公共安全早期监测、快速预警与高效处置一体化应急决策指挥平台。
优先主题34: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
研究气象灾害、台风、洪涝、干旱、地震、地质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的预测预警技术、风险评估技术及灾后救助技术。
优先主题35: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
研究矿井瓦斯综合治理、防爆、防火、防毒等技术,核泄漏、危险化学品泄漏、群体性中毒等紧急救援技术,重大特种设备的安全评估等。
优先主题36:智能交通
开展“中国百万人口地区交通系统”国际合作研究,开发面向中小城市道路交通和公路交通的管理软件与装备,跨部门交通信息平台,交通信息服务和培训技术与产品。
优先主题37:科技强警关键技术
开发跨警种的电子警务及执法办案信息系统、公安指挥中心情报信息研判系统、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研究刑事侦察、禁毒反恐、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关键技术。
(四)人口与健康
发展思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坚持预防为主、重心前移,加强疾病预防和早期诊断,研制重大新药、医疗器械、医用材料、保健食品,发展健康产业。本领域下设3个优先主题:
优先主题38:重大疾病的防治和控制
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早期预警、诊断、干预和治疗技术,艾滋病、肺结核、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预警、监测、诊断和治疗技术,血吸虫等地方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和技术规范研究。
优先主题39: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产前筛查诊断
安全、可逆避孕节育新药物和器械,高效无创出生缺陷早期筛查、诊断技术,遗传疾病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