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州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二是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各类企业要建立劳动合同订立制度(实施方案)、劳动合同档案制度、劳动合同管理台账、劳动合同备案制度、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备案制度、劳动合同统计制度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并指定专(兼)人负责本单位劳动合同的日常管理工作;要健全监督检查和履约考核制度,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履约率要达到100%,职工满意率要达到95%以上;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制度,及时调解劳动关系矛盾,调解成功率要达到95%以上。个体经济组织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劳动合同统计制度和劳动合同管理台账。
  2.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目标任务。
  一是制订本部门创建劳动关系和谐活动的实施方案,组织和协调各行业、各系统开展工作,督促指导各类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二是规范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劳动用工登记制度、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备案制度、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备案制度、劳动合同统计制度和劳动合同鉴证制度。
  三是加强劳动合同信息化管理。从2006年开始,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州建立用人单位和个人劳动合同数据库,实现用人单位、社区与劳动保障部门的计算机联网,全面掌握劳动合同的执行情况,实现劳动合同的动态管理。
  3.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目标任务。
  调查本部门所属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组织实施本系统规模以上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率要达到100%。
  4.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目标任务。
  一是在劳动保障部门的指导下,对辖区内各类用人单位(附件1中的企业除外)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掌握用人单位人员结构、合同签订率等情况,并汇总数据报上级主管部门。
  二是受劳动保障部门委托,具体负责辖区内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各类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定期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检查处理用人单位存在的问题。
  三是积极协助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通过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增强用人单位、劳动者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劳动者依法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四是协助各级就业部门、职介机构逐步建立用人单位诚信用工和劳动者诚信务工信息库及社会查询系统,定期公布严重失信的企业和务工人员名单,形成由专人负责的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度。
  三、实施步骤
  创建劳动关系和谐活动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06年4月15至20日)。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对各项目标任务进行量化,确保活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在主要街道、路口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在各新闻媒体开设专栏、专题,大力宣传《劳动法》、《工会法》、《集体合同规定》等法律、法规及规章。要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工作队,加大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力度。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