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鼓励零部件企业开发社会维修服务市场。降低零部件进入维修市场的门槛,放宽准入条件,集中发展零部件贸易区和零部件配件城,扩大零部件物流,提高零部件的交易规模和水平。
四、支持我省零部件企业建立自主开发能力
(十三)实现一汽与吉林大学的紧密合作。依靠市场机制,通过资本和项目纽带,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我省整车的研发以一汽集团公司技术开发中心为主,吉林大学应从人才培养、基础技术研究、重点技术课题攻关等方面给予积极配合和协助。以吉林大学为主,建设国内一流的国家级汽车零部件研究开发中心,整合零部件检测、研制、开发资源,形成面向全省汽车零部件企业服务的技术支撑体系。一汽应从产业技术人才、零部件规划路线、整车配套要求、产品技术手段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便利。
(十四)零部件重点企业要加强自主开发能力的培育,建立自己的技术中心,不断提高产品开发的技术装备水平,培养技术开发人才队伍,提高核心竞争力。
(十五)对重点技术开发项目,要从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一定补助。推动有关企业将技术中心建设纳入改造投资,与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同步安排。
(十六)零部件生产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实际发生的费用可以据实扣除,盈利企业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比上一年度实际发生额增长10%以上的(含10%),除按规定据实列支外,可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重点零部件企业可以采取提取技术开发费的形式集中进行技术开发。
(十七)鼓励外商和国外知名企业以独资、合资等方式到我省设立零部件研发中心。对经核准的外资技术中心,其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材料、样机、样品、试剂等可按国家规定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五、加大我省零部件技术改造的力度
(十八)进一步加大对零部件产业的投入,加快提高零部件的规模和水平。“十一五”期间要规划和建设一批重点零部件技术改造项目。
(十九)银行、信贷担保、投资公司等部门,要加大对汽车零部件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
(二十)对重点零部件项目,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协调给予软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和技术改造贴息支持,实施重点零部件的大力度投入,大规模改造,大幅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水平,着力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群优势。推动零部件的加工制造由大多应用普通设备向采用国际先进设备和先进工艺转变,零部件产品由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向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转变,零部件企业实现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