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北高效农业区:主要是商河县南部和济阳北部乡镇。围绕蔬菜、优质粮棉、速生丰产林等主导产业,发展间作套种、立体种植和设施农业;围绕畜牧业,突出抓好专业大户和养殖小区建设,大幅度提高劳动力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综合经济效益。到2010年,形成以大蒜为主的蔬菜基地50万亩、优质粮棉基地100万亩,发展奶牛5万头、生猪100万头、速生丰产林30万亩。
三、主要任务
(一)以培植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坚持数量、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面向市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粮食生产要主攻单产,提高品质,确保“三条底线”。围绕做强畜牧业,做优蔬菜业,做大林果花卉业,积极发展水产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设施农业、都市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素质和效益,力争“十一五”末粮经种植比例达到6∶4,农业内部粮食、蔬菜、林果、畜牧、水产所占的比重由2005年的16.7%、32.2%、9.0%、35%、1.2%调整为10%、34%、10%、42%和1.5%。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重点推进畜牧产业化,培植壮大奶业和肉类加工企业群体,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生态型畜牧小区建设,突出发展以食草家畜为主的节粮型畜牧业。积极提升淡水养殖,发展休闲观光型特色渔业。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重点建设好蔬菜、畜产品、果品、花卉和传统特色产品等出口基地和出口创汇龙头企业。到2010年,争取农产品出口创汇达到3亿美元以上,不断提高我市农业的外向度。
(二)以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实施好农业“双十工程”,健全完善扶持政策,做大做强佳宝、澳利、长荣、雨润、民天、圣泉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积极推行“企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产品基地建设。鼓励引导农村土地资源适度向优势产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聚集,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鼓励农民组建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搞好农产品认证标识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设,着力建设与国际接轨、规范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疫病防治体系、检验监测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培育发展外向型龙头企业,努力增加农产品出口。推进市农副产品加工贸易中心项目建设,发挥专业批发市场作用,健全粮食流通网络,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到2010年,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5个,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户的比例达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