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着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努力做到“三个提高”:(1)提高出口产品增值率。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出口,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重点加强对25个出口名牌的支持。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类产品出口。(2)提高一般贸易出口比重。鼓励本土生产企业扩大出口,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海外营销网络,大力发展海外营销代理,拓展海外市场。研究促进服务出口政策,加快发展服务贸易。(3)提高对贸易环境的应对能力。健全外贸运行监管体系,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贸易壁垒,完善应对国外反倾销、反补贴的预警机制,支持企业利用国际通行规则维护自身权益。同时,要优化进口商品结构,鼓励进口省内短缺资源、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
3.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本土化”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1)在产业的附加值上下功夫。鼓励外资重点投向产业链高增值环节,重点扩大现代高效农业、生产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规模,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地区销售中心,着力提高外资企业的增加值率。(2)在项目的带动性上下功夫。更多地吸引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增强本土企业配套能力,支持本土企业融入外资企业的生产链、供应链。(3)在利用外资的载体建设上下功夫。抓好南京、连云港和花桥国际商务中心的建设,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的作用,强化开发区功能建设,增强集聚、产出和创新能力。同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鼓励富余生产能力向外转移,重点推动大企业大集团开展跨国投资,建立资源基地、生产基地、研发中心。
(五)着力建设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着力建设和谐社会。
1.加快富民步伐
富民优先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方针,要切实抓好。(1)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积极鼓励民众自主创业,增加经营性、资产性收入。强化政府再分配调节功能,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严格执行和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制定推行最低小时工资制。(2)积极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确保今年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鼓励提倡灵活就业、自谋职业。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强化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认真落实好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建立困难群众再就业援助制度。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依法推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保险,把进城就业农民纳入各项社会保险范围。根据物价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低保标准。健全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继续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逐步实行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4)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完善农村五保户制度,着力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切实关心被征地农民、下岗失业职工、城市动迁住房居民生活,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开展经常性的扶危济难送温暖活动,积极发展慈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