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任务和目标
深入推进市、区县、街道(乡镇)及其他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的政务公开;全面推进学校、医院和供水、供电、供气、公交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用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制度;深入推进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的告知制度;深入推进本市政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使政务公开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确保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不断提高,确保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渠道更加畅通。
(二)主要措施和办法
一是切实抓好“重点推进”。在全面推进“公共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政府部门政务公开的同时,重点推进街道、乡镇和基层站所的政务公开;以学校、医院和供水、供电、供气、公交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用事业单位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办事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使办事公开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需求。
二是进一步深化公开的内容。行政机关以公开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社会普遍关注和容易产生不正之风、滋生腐败的环节为重点,结合开展治理商业贿赂的专项工作,围绕行政主体基本情况和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的程序、方法、结果等事项,不断拓展公开的内容。重点公开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情况;工程建设招投标、经营性土地出让情况;政府集中采购情况;政府财政预算、决算和实际支出情况等。公用事业单位重点公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特别是上学、就医等热点、难点问题。教育系统以规范教育收费、加强招生管理为主线,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依据、标准、招生计划、入学条件等情况;卫生系统以药品价格和医疗检查价格为重点,公开卫生信息等情况;供水、供电、供气、公交等部门和单位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重点公开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岗位职责、工作规范和办事纪律等。行政执法部门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维护人民群众、企事业单位合法权益为重点,以书面和口头形式公开执法身份和权限,告知行政执法依据、内容、权利、义务等情况。
三是积极探索和拓展公开的形式。按照因地制宜,方便群众办事、便于群众知情、利于群众监督的要求,继续探索政务公开效果好、成本低的形式,逐步实现从静态的公开转向动态的公开,从办事结果的公开转向办事过程的公开。充分发挥网上公开的功能,实现政务公开内容的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进一步推行网上办事、信息查询、便民问答等服务;充分发挥各级行政事务受理中心和服务窗口的功能,实现政务公开与为民办事的有机结合,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服务。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