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针对大、中、小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在中小学德育课程和高校思想政治课以及法律课教学中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在中小学语文、历史等课程以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有关专业课、基础课中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中国历史、文化、道德等内容的选修课,开办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立志、修身、博学、报国”教育,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提高,培养社会主义荣誉感和道德责任感,养成良好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各学校要结合青少年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向广大学生传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广大学生成为“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学生实践教育环节中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内化为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爱国主义基地教育、课外实验实践基地教育和主题夏令营活动,总结大学生“三走进、三了解、三提高”活动中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深刻的领悟,并付诸自觉行动。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各级各类学校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注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与大中小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和认识水平结合起来,做到分层次教学、整体衔接,既要教育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又要教会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

  加强校园宣传。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橱窗等载体,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宣传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成功经验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经验和体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深入挖掘、大力宣传和表彰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师生,感动社会。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