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及时落实种植计划
各项目承担县(市、区)要根据任务要求,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对补贴面积进行层层分解,及早细化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坚持以村为单位整建制实施,尽量做到集中连片,最大可能地发挥规模效益。
二、招标确定供种单位
招标工作在省里的统一指导管理下,由各市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具体组织落实。工作上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招标程序。各市要成立由市、县农业、财政部门负责人、有关专家参加的专门组织,发布招标公告,广泛发动不同地域、不同所有制的供种单位参与竞标,精心组织评审,确保竞标活动和竞标结果公开、公正、公平、有效。
(二)严格资格审查。投标单位不受地域和所有制限制。参与投标的单位须管理与经营彻底分开,是独立法人单位,具有相应资质;证照齐全,设施完备,经营状况良好,信誉度较高,技术力量强;有符合要求的玉米良种,种子来源合法,数量、质量有保证;有实施统一供种和良种良法配套推广的能力。
(三)公开组织招标。供种单位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落实。每个项目承担县(市、区)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一个供种单位。原来承担过优质专用玉米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的县,只要供种单位经营状况好、信誉度高,种子数量充足、质量有保障,项目县(市、区)农业、财政部门和群众满意,原则上不再重新招标。
(四)加强组织监管。各市农业、财政部门要加强对竞标工作的组织和监管,杜绝走过场和弄虚作假行为。招投标与中标情况报省农业厅、财政厅备案。
三、扎实做好供种工作
(一)因地制宜选定补贴品种
各项目承担县(市、区)要结合当地实际,按照 “专家推荐、市场认可、农民欢迎”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选择2-3个优质专用玉米品种作为主要推广的补贴品种。确定的优质专用玉米补贴品种要符合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发布山东省2006年优质专用玉米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区主导品种的通知》(鲁农生字〔2006〕7号)要求。未经审定的品种(系)不得作为补贴品种进行推广。
(二)合理确定供种数量
省里在组织有关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全省优质专用玉米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区基准播量为机械包衣种子5斤/亩。各项目承担单位要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实际,合理确定供种数量,努力满足生产用种需求。
(三)科学确定供种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