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服务机器人
建立开放式智能服务机器人平台,攻克相关的核心基础技术、单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开发满足不同需求的各类服务机器人,制造满足家用、教育、助老助残、医疗、反恐、救灾等需要的产品,形成系列化型号,并在世博会上展示重点产品。
(19)面向装备制造业的光、仪、电关键功能产品
通过先进关键功能单元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升我国关键功能单元的设计和制造水平,解决我国关键功能单元可靠性低、产品档次不高的问题。通过对超高速主轴单元、新型直线电机和驱动系统、精密传动件和支撑件等关键功能单元产品、中高档数控系统和高性能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的技术攻关,实现产业化,为全面提升上海装备制造业提供支撑。
8、交通运输与机电战略产品
围绕国家和上海未来交通发展需求,针对交通环境以及海洋油气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构建适应未来发展的稳定、高效的交通结构,研发安全、高效、环保的先进车辆与船舶。适应上海能源结构调整战略需求,重点围绕先进核能技术研发、核电设备及新一代能源动力系统的生产,提高能源装备产品的国内外竞争力。
(20)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与控制系统
围绕整车、分系统、零部件三个层面,开展车辆的优化设计和制造,形成整车车辆变型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车辆关键零部件设计和生产能力;掌握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形成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生产能力;最终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总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能力。
(21)磁浮交通系统技术与装备
根据国家和上海轨道交通需求和发展规划,设计建造低速、高速磁浮工程试验线,结合城际轨道交通线建设,研究并掌握车辆制造、运行控制、牵引供电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系统技术和专用设备达到工程化应用水平,完成型式认证,投入商业应用。
(22)大吨位海洋油气储运装备
为保障能源供给,实现国家和上海船舶工业战略目标,提高建造效率和产业竞争力,以海洋油气储运重大装备为载体,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实现关键制造技术的突破,掌握液化天然气船和超大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等油气储运设备自主设计能力及先进建造工艺。
(23)新能源汽车
建立氢能燃料电池等新型动力汽车自主研发体系,重点围绕动力系统优化匹配、能源管理与动力控制等方面开展攻关,掌握关键部件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具备高性价比的商业化示范运行与技术研发同步;建立汽车电子、电机、新材料等配套高新技术产业。
(24)核电机组关键装置
掌握核电机组的总体设计技术及核岛和常规岛主设备的自主设计、成套、制造关键技术;跟踪新一代核电前瞻性关键技术;提升上海核电设备制造业的技术能级,使上海成为自主设计、制造和成套供应核电机组设备的基地之一。
9、空天战略产品
针对前沿性高技术战略产品开发,对接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依托航空航天研发和产业基地,开展空天战略产品和关键技术研发,实现集成创新,并带动上海在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计算机、通信、微电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新兴产业。
(25)空间探测器
(26)支线与干线飞机
关键技术33 数字化设计技术
建立产品设计知识库、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和分布式设计系统;根据产品特点集成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工艺、制造技术,实现虚拟设计、优化设计、集成设计、可靠性设计和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大型核电站模块化三维设计技术。
关键技术34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高速与高精度加工工艺技术;精密复杂型面的数控加工技术;电子束、离子束、先进激光加工工艺技术与表面处理技术;纳机械/纳电子机械关键加工工艺技术;微机电系统关键加工工艺技术。
关键技术35 数字化控制技术
基于知识的智能化控制技术、面向信息集成的产品模型数据交换规范-数字控制技术、智能过程控制和现场总线技术;系统故障自诊断和智能维护技术;基于网络的设备远程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关键技术36 结构金属材料制备技术
超细晶金属材料制备和生产技术、薄板坯生产技术与高氮不锈钢生产技术;宽厚高强度钢板批量生产技术、耐低温钢板制备和生产技术、耐海水腐蚀材料和先进表面保护处理技术;高塑性高强度新型钢板以及轻合金金属材料的制备和生产技术;百万千瓦超临界火电机组和核电机组关键件的专用材料制备和生产技术;关键耐磨、耐蚀、耐温材料的制备技术;宽幅厚板镍基合金材料及蒸汽发生器管材的制备技术。
关键技术37 薄膜材料制备技术
宽禁带薄膜、有机光电功能薄膜、铁电薄膜、反渗透膜制备技术。
关键技术38 纳米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纳米材料在复合材料基质中的高效分散技术;原位复合、溶胶-凝胶、层间插入和微乳液聚合等有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参与的复合技术;具有特种光、电、磁及高强度的纳米复合材料,橡胶基、塑料基高性能纳米复合材料;苛刻环境下使用的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复合材料;特殊防腐涂层材料的制备技术。
关键技术39 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工艺装备及封装技术
高质量氮化镓基外延片的制备工艺技术;高效功率型芯片的制造及封装技术;高性能外延片制造装备和光源性能测试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高效能白光专用荧光粉研制。
关键技术40 发光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材料、薄膜晶体管基板工艺技术,器件制造工艺,驱动电路技术,专用基板和柔性衬底技术。
关键技术41 先进压水堆核电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42 大型复杂构件的复合加工工艺与制造技术
特大型复杂构件和关键零部件的铸、锻、焊、热处理等成形及加工技术、可靠性与安全性评价技术;大型铸、锻件无损探伤与质量控制技术。
关键技术43 汽车设计与系统集成技术
整车生产制造技术和车辆维修保养技术;汽车电子系统匹配及应用技术;提高整车、关键总成及部件可靠性和耐久性技术;轻量化材料应用技术。
关键技术44 燃料电池等新型动力汽车设计制造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设计、集成与匹配技术,主动变速系统控制技术;发动机/电动机一体化和轮毂电机的设计、制造技术;汽车排放后处理技术;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总成设计、集成与匹配技术;燃料电池发动机、高性能动力蓄电池、氢气车载储备技术、燃料加注及安全监测与处理技术。
关键技术45 轨道交通系统和装备制造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分析与集成技术、磁浮控制技术、机车控制技术、通信信号技术;转向架设计制造技术;电空联合制动系统技术;大功率电力电子变压变频供电技术;安全保障与灾害应急调度技术。
关键技术46 船舶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
液化天然气船型结构优化、液货舱制造及装配技术、低温钢高效焊接技术与装备、液舱绝热和围护技术、液化天然气装卸技术、冷能回收与挥发天然气再液化技术;大吨位海洋油气储运装备系泊系统和外输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原油处理设备的防浪设计技术、上部设施模块化建造技术;耐波性、结构疲劳与防腐蚀分析和优化;紧急关闭系统、火灾和气体报警系统、监控系统、动力管理系统和方位控制系统的集散控制技术;快速造船技术。
关键技术47 空间自主导航、驱动及供能技术
关键技术48 功能单元件及传感器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49 飞机制造技术
(四)数字上海--提供无所不在、高效可信的服务
坚持以信息化促进国际现代化大都市发展,围绕移动化、微型化、多媒体及融合型的发展趋势,开发信息技术和产品,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效率,满足人们居住、交通、教育、工作、医疗、娱乐等方面需求,重点围绕智能港建设、信息产业基础战略产品2个应用方向,开发7项战略产品和功能,攻克11项关键技术,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管理的数字化,构建相关产业链,成为国内重要的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基地,使上海从信息港走向智能港。
10、智能港建设的战略产品和服务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