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目标为: 大中城市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达到85%以上,进一步降低畜产品中违禁药物残留水平;注水肉和病害肉上市受到全面遏制;基本完成食品企业标准清理工作,完成28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全面清理并取缔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无食品生产许可证和不符合食品质量卫生安全许可条件的食品生产加工点,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档案,实现动态监管;婴幼儿配方食品、瓶(桶)装水、膨化食品、食用植物油、学生营养餐配送单位和学校食堂等6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许可情况基本规范,餐饮单位的餐饮具消毒情况抽查合格率提高10%;在流通领域推行对包装食品、散装、裸装食品、冷冻食品、现场制作食品、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等8类食品质量分类监管;中、小学周边饮食摊点、食品经营秩序有明显好转;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提高各级应急处置能力。
三、工作措施
(一)整治食品源头污染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强化农药、兽药、饲料、肥料市场监督检查,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违禁农资行为,推进放心农资下乡。对主要生产基地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和猪肉的兽药残留进行重点监测,加强产地环境检测和保护。加大对农业部公布的农药、兽药禁用品种专项检查力度。
抓好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畜牧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建设、认定和产品认证及管理,年内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100个,组织申报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0个以上。
抓好西安市4大批发市场(北二环欣绿、朱雀农产品交易中心、胡家庙和土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20个超市市场准入试点工作,并逐步向全省推广。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包装标识监管,提高获证单位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率,逐步做到农产品销售有标上市、流通,挂牌经营。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进一步提高经过双认证的7个农业专业质检中心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检测发布制度,并及时发布有关信息。
加强屠宰管理。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劣质肉等违法行为,加大对大中城市周边等私屠滥宰高发区域和重点窝点的巡查打击力度,进一步规范和整顿屠宰及肉品市场秩序。加快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布局调整。
加强水产品管理和源头污染治理工作,严格水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加强市场准入管理,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