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
突出发展中心城市。城市建设以邕江为轴线,东建西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逐步拉开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重点加快建设五象岭新区,启动江南沙井片区和龙岗新区建设。加快邕宁、良庆、相思湖、东沟岭新区建设步伐。加快推进东盟商务区基础设施、江南堤路园后续工程、六座越江桥梁建设,抓好城市主次干道、快速环道、环城高速连接道路等一批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打造“中国绿城”品牌,推进中国绿城建设。积极推进中国绿城建设和国家生态示范试点城市建设,提高规划和建设水平,要在市区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种植150万株树木,形成“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树要成林,花要成片”、具有亚热带特色的园林绿化体系。
积极探索经营城市新机制,加快城市经营性基础设施市场化进程,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土地储备、资金筹措和招商引资工作。建立健全便捷高效的城市管理机制,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
加快发展县城和中心镇,协调发展一般小城镇,提高城镇化率。重点建设6个县城和19个中心镇,逐步扩大规模。
第七,以“开放创新年”为契机,突出抓好全方位开放和改革创新
通过实施“开放创新年”,推动全方位开放和全方位创新,把发展机遇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和发展实力。
紧紧抓住“八大机遇”,全面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的格局。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越“两廊一圈”、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全力服务好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推动我市与东盟各国及沿海地区的经贸合作实现新突破。以项目为载体,大力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集聚。全力启动对接北部湾经济区项目建设,加快编制良庆、邕宁、江南片区建设详规,完善连接北钦防公路等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北钦防港口、原材料工业等优势,加快我市加工制造和现代物流等产业发展。支持东盟及其他国家在南宁设立领事馆和办事处。
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扩大对外贸易。加强招商引资全过程服务,确保已签合同的外资项目在我市落户。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千百十”活动和“百企入邕”活动。继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重点扩大向东盟国家出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东盟国家和其他国家投资办厂。
围绕项目建设,创新项目建设、投融资、招商引资等机制、体制。创新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法人主体到位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选择一批项目进行代建工作试点;完善重大项目建设的项目选择办法、滚动机制、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创新项目前期工作机制。选择、策划风能、汽车、石化等一批重点产业发展项目,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开展前期工作。创新项目投融资体制。以有收益的公路、桥梁、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为重点,积极拓宽BOT(建设-经营-转让)、BTO(建设-转让-经营)、TOT(转让-经营-转让)等方式的应用领域,吸引社会资金对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政府的再投资能力;以现有资产经营公司、投资开发公司为基础,积极培育融资功能强的融资平台;促进融资渠道多样化,重点推进直接融资工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企业债券。创新招商引资体制。开展网络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等新方式招商,增强招商实效。加快项目信息网络建设步伐,推进网上招商工作;在重点区域委托专业咨询机构代理推介信息和招商引资;发挥商会的桥梁作用和外来投资企业的引导作用,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集聚效应。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