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淄博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二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对于已经具备整建制城镇化建设条件的乡镇,冻结分散的农村宅基地和企业用地审批,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原则,完善发展规划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继续选择部分乡镇搞好试点。对于暂不具备整建制城镇化建设条件的乡镇,在提高村镇规划水平的同时,加快人口向统一规划的重点居住区集中的步伐。对于偏远、贫困和山区乡村,实行分类指导,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
  三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落实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稳定粮食价格,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引导,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力争年内培训2万人、转移就业1.6万人以上。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改善贫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拓宽贫困农户增收渠道。
  四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财政支农资金,重点用于农村道路、人畜吃水、农田水利、信息能源、电网通信、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搞好太河、萌山2座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和灌区改造,实施30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加快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进度,力争年内解决432个村、28.6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继续实施村村通油路和村村通数字电视工程。大力推广沼气等农村新型能源,促进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抓好禽流感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
  五是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逐步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确保乡村机构正常运转。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积极发展农村金融机构。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集体林权制度、征地制度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一是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研发、科技中介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及创业孵化“三大平台”。在优势产业领域加大省级和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培育和争取力度,支持工程陶瓷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省级研发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继续加强产学研联合,完善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对接机制,培育和扶持创新服务中介机构,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重点,力争在新材料、精细化工、新药和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等领域,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技术和产品。加大对重大科技攻关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中小企业创新专项扶持基金。积极争取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快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和“863”重大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着力推动东岳离子膜产业化项目进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加快氟硅材料高技术产业链产业化项目建设。
  二是突出抓好重点园区建设、高成长型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加快制定和完善园区发展规划,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建设和完善园区公用工程配套,建立和健全园区规划建设机制,营造良好的园区基础设施、生态、体制政策环境。把园区建设与产业集群式发展有机结合,以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协作配套为纽带,推进新材料、化工、医药、陶瓷、机电装备、纺织服装六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在企业发展规划、项目策划建设、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生产要素供应、品牌创建等方面,加大对高成长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东岳、山玻、万杰、鲁泰、宏达、博汇等地方骨干优势企业和齐鲁、山铝、淄矿等中央省属驻淄大企业更快更好发展。抓住国家支持中央省属大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和战略重组的机遇,在大力支持中材、中化、国药淄博产业基地发展的同时,积极争取更多的中央省属企业到淄博投资。力争全市有4家企业销售收入过百亿、10家企业过50亿、50家企业过10亿。围绕搞好与大企业、大集团的专业化配套协作和培植发展产业集群,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按照“策划一批、在谈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要求,落实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制,建立和完善调度、跟踪、督促制度,将土地、资金等要素向重点项目倾斜,搞好策划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促进竣工项目投产达效。突出抓好齐鲁石油焦造气、东岳离子膜、中材玻璃纤维、中化橡胶助剂等重大项目建设。着手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搞好重要能源、原材料的供应。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