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规范管理,保障安全。从管理体系、风险控制、技术设施和运行维护等方面入手,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责任,完善管理制度,确保信息网络、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的安全可控。
二、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发展目标。
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国务院国资委和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及所监管企业的国资监管信息网络平台,各级国资委普遍建立起业务内网和外网;重点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初步建立;基础性信息数据库、信息资源目标体系与交换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初步建立;各级国资委门户网站全部开通,并成为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可在线处理的业务项目基本实现网上办理。通过实现上述目标,各级国资委的监管能力明显增强、监管效率明显提高。
(二)主要任务。
1.建设和整合统一的国资监管网络平台,推进互联互通。充分利用各级国资委的现有网络资源,加快建设各级国资委上下之间、国资委与所监管企业之间相互联接的国资监管外网,实现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基于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立国务院国资委与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及中央企业之间相互联接的国资监管内网,满足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的需要。内网和外网实现物理隔离,在信息内容上内网的信息禁止上外网,能上外网的信息尽可能不上内网。
2.建立和完善国资监管业务系统,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紧紧围绕“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要求,统筹规划建立所监管企业人才管理信息系统、企业重大事项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国有资产监督信息系统、企业经济运行信息系统、企业党建纪检监察信息系统,规范和优化业务流程。同时,按照职责明确、流程规范、功能完备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业务协同。
3.建立和完善国资监管数据库,大力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编制国资监管工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分工负责建立各类国资监管信息资源库和信息采集系统,形成比较完善的全国国资监管信息资源体系。要充分开发利用现有国资监管信息资源,建立企业基本信息、企业绩效评价、企业人员管理、企业财务、国有产权、资产统计、企业经济运行、企业投资、企业薪酬、党建纪检监察、政策法规等数据库。在保证数据信息保密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内部信息门户、领导决策支持系统等信息共享查询系统,完善信息授权共享机制,促进国资监管信息资源在各级国资委内部、跨层次、跨地区交流共享和开发利用,为各项监管工作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