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

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
(国防科工 2007年10月18日)


目  录

  序 言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二)具体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增强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全面完成科研生产任务
  (二)启动并实施重大科技工程,带动科技跨越发展
  (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
  (四)加快空间技术发展,提高业务服务能力
  (五)积极拓展空间应用,提高航天产业发展能力
  (六)持续开展空间科学研究,扩展人类认知领域
  (七)加强行业管理,营造有利于航天发展的良好环境
  (八)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加强航天先进文化建设
  (九)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

序  言

  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航天产业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高技术产业。发展航天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十五”时期,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航天科技工业基础和研发能力大幅提升;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大领域取得快速发展,载人航天取得历史性突破,月球探测工程进展顺利;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航天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确定了在本世纪前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对航天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相关规划制定,明确了“十一五”时期航天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航天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指导思想
  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四个坚持”为指导,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统筹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全面协调发展,推进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着力提升航天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扩大航天产业规模,切实加强航天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建设,推进航天发展模式、体制机制、能力水平、经济增长方式全面转型升级,发挥航天对国家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带动和支撑作用,推进航天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国家安全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服务。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