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


  (四)员工具有与其从事业务相适应的业务能力并接受相关培训;

  (五)识别与合理预期收益不符及存在隐患的业务或产品;

  (六)定期对交易和账户进行复核和对账;

  (七)主管及关键岗位轮岗轮调、强制性休假制度和离岗审计制度;

  (八)重要岗位或敏感环节员工八小时内外行为规范;

  (九)建立基层员工署名揭发违法违规问题的激励和保护制度;

  (十)查案、破案与处分适时、到位的双重考核制度;

  (十一)案件查处和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

  (十二)对基层操作风险管控奖惩兼顾的激励约束机制。

  第十八条 为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控制和报告操作风险,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并逐步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至少应当记录和存储与操作风险损失相关的数据和操作风险事件信息,支持操作风险和控制措施的自我评估,监测关键风险指标,并可提供操作风险报告的有关内容。

  第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当制定与其业务规模和复杂性相适应的应急和业务连续方案,建立恢复服务和保证业务连续运行的备用机制,并应当定期检查、测试其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机制,确保在出现灾难和业务严重中断时这些方案和机制的正常执行。

  第二十条 商业银行应当制定与外包业务有关的风险管理政策,确保业务外包有严谨的合同和服务协议、各方的责任义务规定明确。

  第二十一条 商业银行可购买保险以及与第三方签订合同,并将其作为缓释操作风险的一种方法,但不应因此忽视控制措施的重要作用。

  购买保险等方式缓释操作风险的商业银行,应当制定相关的书面政策和程序。

  第二十二条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要求,为所承担的操作风险提取充足的资本。

第三章 操作风险监管

  第二十三条 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应报银监会备案。商业银行应按照规定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送与操作风险有关的报告。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其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审计的,还应提交外部审计报告。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