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残联、教育部关于印发《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的通知


  第八条 设置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要有基本的办学规模。常设专业一般不少于4个,在校生一般不少于200人,班额原则上为15-20人。

  第九条 设置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须有与学校办学规模相适应、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学校专任教师须依法具备任职资格。教学班与教职工比例不低于1:5,专任教师数不低于本校教职工数的60%,专业课教师数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60%。每个专业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专业课教师每两年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

  学校须按照学生规模设置生活辅导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员。

  第十条 设置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应符合个别化、无障碍、信息化原则。须有与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和残疾人特点相适应的校园、校舍和设施。

  校园(不含教职工宿舍和相对独立的附属机构)占地面积不少于2万㎡(约30亩),一般生均占地面积不少于80㎡。

  校舍(不含教职工宿舍和相对独立的附属机构)建筑面积不少于1万㎡,一般生均建筑面积不少于35㎡。

  体育用地:须有200米以上环型跑道的田径场,有满足残疾人教学和体育活动需要的其他设施和场地。

  图书馆和阅览室:要适应办学规模,满足教学需要。适用印刷图书生均不少于30册,有盲文图书、有声读物和盲、聋生电子阅览室,报刊种类50种以上。教师阅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的座位数应分别按不低于教职工总数的20%和学生总数的10%设置。

  设施、设备与实训基地:必须具有与专业设置相匹配、满足教学要求的实验、实习设施和仪器设备,设施和仪器设备要规范、实用;要有与所设专业相对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活动基地。

  要根据学生残疾类别及程度的实际需要设置康复训练、专用检测等学习及生活所需专用教室和特殊器具设备。

  信息化建设:要具备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教育教学与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并具备安全监控功能。

  第十一条 设置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须具有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的教育教学文件。课程设置应符合残疾人身心特点,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