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河南省查处食品违法加药案。2006年7月25日,据消费者举报:郑州市北恒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唐舒宁玉叶山药胶囊”宣传有降糖疗效,怀疑加有药物成分。郑州市卫生局和卫生监督所对该公司进行了检查,对涉案的959盒“唐舒宁玉叶山药胶囊”、散装960板“唐舒宁玉叶山药胶囊”以及312张销售收据、307张出库单采取了行政控制措施,查出涉案金额近80万元。经检验,“唐舒宁玉叶山药胶囊”违法添加了“格列本脲”、“盐酸二甲双胍”等化学合成药物。鉴于此案涉案金额较大,性质恶劣,涉嫌违反
刑法第
一百四十四条,郑州市卫生局已将该案移交给当地公安司法部门处理。
七、浙江省查处劣质食用油案。2006年8月2日晚,浙江省台州市卫生局在接到群众举报后迅速会同温岭市卫生局突击检查了浙江温岭市繁昌油脂厂,查获劣质成品猪油5.3吨,原料毛油37.6吨。8月3日,浙江省卫生厅在接到台州市卫生局和温岭市卫生局的报告后,会同温岭市卫生局对劣质猪油可能流向地采取了紧急防控措施,查封了6.5吨来源于该厂的劣质猪油,并在全省范围内持续开展对餐饮单位、超市、农贸市场的全面监督检查。全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共检查餐饮单位3,510家,查处3家使用劣质食用油的餐饮单位,收缴劣质食用油325千克。有关劣质食用油已得到控制,涉案嫌疑人已被公安部门刑事拘留。
八、北京市查处福寿螺引发食源性疾病案。2006年8月11日,北京市卫生局在接到消费者关于在蜀国演义餐厅黄寺店食用凉拌螺肉后患病的投诉后,立即组织对蜀国演义餐厅黄寺店进行调查、核实。8月15日至17日,根据核查情况对蜀国演义餐厅黄寺店和劲松店涉嫌加工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进行立案调查,并认定该餐厅因厨师加工不当,未彻底加热杀灭螺肉中存在的广州管圆线虫而造成消费者患食源性疾病,并最终确认患病病例138人。北京市卫生局依法处以蜀国演义黄寺店罚没款315,540元,劲松店罚没款100,084元的行政处罚。
九、广东省查处学校食物中毒案。2006年10月11日上午约9:15时,中山大学附属小学700多名师生进食广州市弘毅食品有限公司配送的课间餐后,从上午9:45至12日12:00起陆续有237名学生出现腹痛、呕吐等不适症状,并到中山大学校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海医院等12家医院治疗观察。广州市海珠区卫生监督所接到相关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并采取行政控制措施。随后,广东省和广州市卫生部门迅速开展调查处理,确认该中毒事件是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最后确认中毒人数为185名;引起中毒的食品为红豆糕、豆浆和米饭,主要原因是带菌的食品工用具未按规定进行严格清洗消毒并污染了食品。根据调查结论,广州市海珠区卫生局依法对肇事单位吊销了卫生许可证,并处以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