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深入开展食品卫生许可专项整治。根据我部统一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确定各省会城市和1-2个地级城市为重点地区,对辖区内的婴幼儿配方食品、瓶(桶)装水、膨化食品、食用植物油、学生营养餐配送单位和学校食堂等6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许可准入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各重点地区食品卫生监管部门按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要求,加强了卫生许可的审核和监督,严肃查处不符合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广东省卫生厅与省监察厅联网,利用信息化建设来规范和服务食品卫生许可工作,提高了卫生许可的规范性。通过专项整治,上述6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许可准入管理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同时促进了卫生信誉度分级管理在食品卫生监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加强餐饮业卫生整治。以餐饮具消毒为重点,重点整治了餐具消毒方法、消毒设备运转、消毒剂使用不符合要求的问题。黑龙江省在工作过程中,主动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宣传报道工作进展,向社会公示专项整治结果和不合格的餐饮单位,促进餐饮业的规范化经营。卫生部与教育部联合对8个省开展了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专项督查工作,督促各地进一步重视学校卫生工作。通过对餐饮业卫生薄弱环节的整治,促进了《
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实施。
(四)进一步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各地根据部署,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单位执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情况和流通市场的违法食品添加剂进行专项治理。黑龙江、辽宁、贵州、重庆4个省份高度重视整治活动,针对当前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组织执法检查,4个省共检查各类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单位1,677户次,立案查处涉嫌非法食品生产经营食品添加剂的案件131起,罚款8.87万元,吊销食品添加剂卫生许可证6户,取缔无证非法生产经营食品添加剂23户,销毁不合格产品1.3吨,货值19.48万元。
(五)对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药物进行重点治理。重点对调节血糖类、减肥类、抗疲劳类3类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实施《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情况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并在流通领域对该3类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的行为进行专项抽检。根据抽检结果,卫生部依法撤销9个违法添加药物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并将存在问题的37个保健食品列入黑名单实施重点监管。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提高了保健食品企业规范经营的意识,保健食品市场违法加药的行为得到进一步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