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卫生部卫生监督局关于印发《赵同刚局长在2007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的函

  4、加强技术支撑部门的建设。卫生监督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特点,需要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风险分析与评价、检验出证、技术咨询、技术仲裁等技术支持。长期以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肩负着监督执法的技术支持工作。因此,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优势,不断提高卫生监督执法的技术支持能力。加强技术支持能力建设,首先明确功能定位。卫生监督技术支持工作主要包括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风险分析与评价、检验出证、技术咨询、技术仲裁和标准起草修订等六个方面内容。第二,加强能力建设。这些年,农业、质监、环保和工商等部门非常重视执法技术力量的提高,不断加强其相关技术机构的能力建设,卫生部门原来具有的技术优势已经不明显,卫生监督相关的检验、检测等技术支持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第三,建立健全监测网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重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特别要加强食品污染物及食源性疾病、化妆品不良反应、饮用水水质及水性疾病、职业卫生监测工作,促进全国监测网络的建立健全,做好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促进监测信息的交流和应用,为行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第四,进一步规范检验检测工作。各级技术支持机构要不断提高卫生检验检测技术水平,严格规范技术人员行为,保证检验检测工作的效率和准确。

  5、落实体系建设的保障条件。实现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是重要的保障。卫生监督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解决影响监督执法工作成效的各类突出问题,比如执法手段、取证工具、交通工具、房屋建设、监督执法经费保障、监督人员的人事政策等一系列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要将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纳入到地方政府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去争取投入,不能搞自收自支来进行队伍的建设。在过去的几年里,部里为监督体系建设争取了一些政策和经费支持,一些地方也在体系建设的保障体制机制上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今后,各地还要积极改善卫生监督机构的工作条件和执法办案条件,改善监督人员的待遇,让大家能安心工作。

  6、加强法规标准的建设。执法工作必须要做到“有法可依”,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和标准建设是做好卫生监督工作的依据。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标准,我们的执法也寸步难行,不可能做到依法监督。为了维护正常的公共卫生秩序,国家颁布了大量的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一些法规标准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我们要对相关的卫生法规和标准进行调整和完善,以增强法规标准的适用性、可操作性。近些年,我们参照国家食品法典、欧盟的规定,陆续对食品、化妆品卫生标准进行了修订,与国际标准体系基本吻合。又譬如在打击非法行医当中就缺少一些法律来加强我们执法的力度,在我们配合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出台了一些行政责任追究制来加强我们的法规标准的建设。我建议完善法律法规,地方要采取主动性。部里这方面工作的也要不断加强和完善。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