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季度抽查的17类食品中,大中型企业的产品质量较好,产品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9.8%,而部分小型企业生产的酱腌菜、酱油、炒货、豆制品等质量问题较多,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
一是微生物指标超标。抽查的酱油,有4种产品的菌落总数超出标准规定,菌落总数超标最严重的是标准限定值的11倍多,有1种产品的大肠菌群实测值是标准限定值的80倍;抽查的豆制品,有7种产品的微生物超标,其中有1种产品的菌落总数达到标准限定值的46.7倍;抽查的炒货,有4种产品的微生物超标。
二是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抽查的酱腌菜,有7种产品超限量使用甜味剂,最严重的是标准限量的3倍;抽查的膨化食品,有13种产品被检出超范围使用甜味剂;抽查的豆制品,有3种产品被检出超范围使用苯甲酸防腐剂。
三是产品特征性理化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抽查的酱油,有39种产品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合格,含量最低的是标准规定的1/10;抽查的中老年奶粉,有2种产品的钙含量不达标,最低的是标准规定下限值的60%,有5种产品的维生素含量低于标准要求;抽查的水果罐头,有7种产品的净含量和2种产品的固形物含量低于标准要求;抽查的冻虾仁,有4种产品的净含量不达标。
四是产品的标签标注问题较多。主要问题是产品使用了食品添加剂而未标注,未按标准规定标注质量等级,未注明厂址等。
(二)本季度抽查的日用消费品中,润肤膏霜、电热水器、电磁灶等产品质量较好,部分小型企业生产的电火锅、羊绒针织品、女士内衣、木制床头柜等质量问题较多。
抽查的电火锅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一是有3种产品发热试验不合格;二是有3种产品的非正常工作试验不合格,出现发热管烧断、烧穿等现象。
抽查的羊绒针织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一是有5种产品的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含量超标;二是有4种产品实测的纤维含量或纤维成分与标称不符;三是有9种产品标识标注不规范,主要是无标识、无耐久性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全等。
抽查的女士内衣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一是有3种产品检出了禁用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二是有4种产品的pH值超标,pH检测值在8.0以上,呈偏碱性;三是有12种产品的纤维成分含量与标称不符。
抽查的木制床头柜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一是有8种产品甲醛释放量超标,最高的甲醛释放量超出标准限值5倍;二是有12种产品的活动部件垂直加载稳定性不符合标准规定;三是有7种产品的抽屉滑道强度不合格。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