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卫生部关于印发《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


  (2)服药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和白细胞计数,不得饮酒。

  (3)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操纵机械或高空作业。

  (4)与中枢抑制药、单胺氧化酶抑制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可加重中枢抑制作用。

  (5)老年患者易出现低血压,注意监测血压。

  中枢兴奋药物

  1.安钠咖 Caffeine and Sodium Benzoate

  【概述】

  本药为复方制剂,是无水咖啡因与苯甲酸钠按1:1或12:13的比例配制而成的无色的灭菌水溶液。本药为中枢神经兴奋药,能提高细胞内环磷酸腺苷含量。咖啡因小剂量时,可作用于大脑皮质的高级中枢,促使精神兴奋、解除疲劳;大剂量时,可兴奋延髓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特别是当这些中枢处于抑制状态时作用更明显。咖啡因还可增加肾小球血流量,减少肾小管重吸收。因咖啡因难溶于水,需加入等量苯甲酸钠助溶。

  本药注射后可分布到全身体液,快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亦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表观分布容积(Vd)为0.4~0.6 L/kg。主要在肝脏代谢,可分泌进入唾液和乳汁。半衰期为3~7小时。口服经胃肠道吸收快,但不规则;进入神经系统快,体内无蓄积。血药浓度及相应的峰值随用量而异,咖啡因降解代谢后产生甲基尿酸或甲基嘌呤随尿液排出,尿液中原形药仅为1%~2%。

  【适应证】

  用于催眠药、麻醉药中毒或急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不全,也可用于麻醉药或催眠药中毒所致的昏迷状态。

  【应用原则】

  咖啡因经肝脏P450酶代谢,和许多药物都有相互作用,合并用药时,可能会增加或减少咖啡因的代谢清除。

  【使用方法】

  (1)成人剂量:皮下注射,1~2 ml,必要时2~4小时重复。1次极量3 ml,1日极量12 ml。肌肉注射,用法用量同皮下注射。每支(1 ml)含120 mg咖啡因,130 mg苯甲酸钠。

  (2)儿童剂量:皮下注射,1次0.024~0.048 ml/kg。肌肉注射同皮下注射。

  【慎用及禁忌】

  慎用:

  咖啡因可分泌入乳汁中,哺乳期妇女慎用。

  禁用:

  (1)胃溃疡患者。

  (2)咖啡因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循环,大剂量可致畸胎和孕妇难产,故孕妇禁用。

  【不良反应】

  (1)常见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头痛及失眠等。长期服用可出现头痛、紧张、激动和焦虑,或者出现耐受性。

  (2)可轻度升高血糖,与咖啡因促进肾上腺儿茶酚胺分泌有关。

  (3)咖啡因成人致死量一般为10 g,当其血药浓度为60~160 mg/L时,尿内出现管型细胞或红细胞。

  【注意事项】

  (1)咖啡因能促使血中肾素活性增强,儿茶酚胺释放增多,但对肾素和儿茶酚胺破坏较快,不一定出现高血压症状。

  (2)本药与异烟肼合用,可加强本药的效应,提高脑组织内咖啡因浓度;而肝脏和肾脏内的浓度有所下降。

  (3)与口服避孕药合用,可减慢本药的消除。

  (4)与麻黄碱合用,有协同作用,使中枢兴奋性加强。

  (5)本药对前列腺素受体的作用为弱激动、强拮抗作用。

  (6)长期大量应用可出现耐受性,用药时应注意。

  (7)应警惕用药过量而引起的中毒症状,常见呕吐、上腹部疼痛、头晕、耳鸣、血压升高,畏光、眼前闪光、复视、弱视、视野缩小,以及失眠、不安、恐惧、精神错乱、震颤、谵妄、幻觉、多尿等;尿液出现丙酮,糖定量升高,或排尿有里急后重感。严重中毒有心率加快、期前收缩、心悸及胸部压迫感,并可发生血压下降、皮肤湿泠、呼吸快而困难、休克、强直性惊厥、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消失等,最终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2.麦角胺咖啡因 Ergotamine and Caffeine

  【概述】

  本药为酒石酸麦角胺与咖啡因组成的复方制剂。麦角胺口服吸收少(约为60%)而不规则,口服的生物利用度因肝脏高度的首过效应而减少。与咖啡因合用可提高麦角胺的吸收,并增强其对血管的收缩作用。口服一般在1~2小时起效,0.5~3小时血浓度达峰值。消除半衰期约为2小时。在肝脏内代谢,90%呈代谢物经胆汁排出,少量以药物原形随尿液及粪便排出。

  【适应证】

  主要用于偏头痛发作的早期,在有先兆时服用效果更佳;也用于血管扩张性头痛、组胺引起的头痛等。

  【使用方法】

  每片含1 mg酒石酸麦角胺,100 mg咖啡因。偏头痛发作时口服1次1~2片,如无效,间隔0.5~1小时后再服1~2片;24小时总量不超过6片,每周极量为10片。

  【慎用及禁忌】

  禁用:

  (1)高血压患者。

  (2)心绞痛患者。

  (3)闭塞性血管炎患者。

  (4)肝、肾功能不全者。

  (5)脓毒血症患者。

  (6)对本药中的任一成分过敏者。

  (7)孕妇、计划妊娠和哺乳期的妇女。

  【不良反应】

  (1)本药的不良反应少,偶见脉搏微弱、肌肉痛、感觉异常、心前区疼痛等;大剂量时上述症状较常见,甚至出现暂时性心律失常、恶心、呕吐、局部水肿和瘙痒等。

  (2)少见或罕见焦虑、精神错乱、幻视、胸痛、胃痛、气胀等。

  (3)因含咖啡因,长期应用可产生精神依赖,突然停药可出现反跳性头痛症状。

  【注意事项】

  (1)本药对偏头痛的发作无预防作用,在发作高峰时服用效果亦不佳,仅在偏头痛初发时立即使用,效果最佳。

  (2)在治疗期间应严密监测本药的不良反应,以免引起中毒。

  (3)孕妇使用本药,会延长子宫收缩时间而流产,应予注意。

  (4)已有报道,在乳汁中发现麦角生物碱,导致母乳喂养的婴儿发生麦角中毒,故哺乳女性用药期间须停止哺乳。

  (5)口服避孕药有可能降低咖啡因的清除率。

  (6)吸烟可加强本药的血管痉挛作用;舒马曲坦可延长血管痉挛作用。

  (7)本药与多巴胺合用,可导致外周血管痉挛,引起坏疽。

  (8)异烟肼和甲丙氨酯能使咖啡因增效,提高咖啡因在脑组织内的浓度,肝脏和肾脏内的浓度有所下降。

  3.哌醋甲酯 Methylphenidate

  【概述】

  本药为中枢兴奋药,能提高精神活动,促使思路敏捷、精神振作,解除疲劳,机制尚不明。本药的兴奋作用比苯丙胺弱,毒副作用亦较少。口服易吸收,1次服药作用可维持4小时左右。在体内迅速代谢,经尿液排出,半衰期为30分钟。

  【适应证】

  (1)消除催眠药引起的嗜睡、倦怠及呼吸抑制。

  (2)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3)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治疗。

  【应用原则】

  必须明确诊断为ADHD患者方可使用此药物。

  【使用方法】

  口服,1次10mg,1日2~3次。6岁以上儿童开始1次5 mg,1日2次,于早饭及午饭前服;以后根据疗效调整剂量,约隔1周递增5-10mg。最大剂量1次10mg,1日2次。

  【慎用及禁忌】

  慎用:

  (1)癫痫患者。

  (2)高血压患者。

  (3)哺乳期妇女。

  (4)精神病患者。

  禁用:

  (1)6岁以下儿童 。

  (2)严重焦虑、紧张患者。

  (3)青光眼患者。

  (4)明显激越或过度兴奋者。

  (5)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

  (6)对本药过敏者。

  【不良反应】

  (1)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一般日剂量在30 mg以内的副作用很少。

  (2)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食欲减退。

  (3)其他少见不良反应有口干、头晕、头痛、失眠、倦睡、运动障碍、恶心、神经质、皮疹、心律失常、心悸等。

  有些不良反应仅在服药初期出现,坚持服药可自动消失。

  【注意事项】

  (1)为了延缓耐药性的产生或减少副作用,在患儿不上学的日子(节假日)可以停药;但如果病情严重,不但影响学习,也影响其日常活动者,则应每日服药。

  (2)傍晚以后宜避免服药,以免引起失眠。

  (3)若儿童食欲较好、较胖者,可在饭前服药;食欲较差、较瘦小者,可在饭后服药。

  (4)正在使用或在2周内使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患者应在停药2周后,再用本药。

  附:
苯二氮 类药物使用原则

  苯二氮 类药物

  苯二氮 类(benzodiazepines,BZD)药物具有卓越的抗焦虑、镇静、催眠效果,以及较好的安全特性,此类药物在世界上使用广泛,但其滥用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药理特性

  BZD具有抗焦虑、抗惊厥、肌肉松弛、镇静和催眠等作用。

  BZD的药理特性主要来自于动物实验。实验表明,该类药物对实验动物具有明显的抗冲突、抗惩罚以及抗焦虑作用。BZD的肌肉松弛作用是由脊髓介导的,抗焦虑作用是由皮层和边缘系统介导的,共济失调是BZD作用于小脑而引起的,催眠作用是通过网状系统实现的,而遗忘效果可能是作用于海马所致。BZD对睡眠影响的研究较多,BZD能增加总的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增加快动眼睡眠周期,因而长期服用BZD后,突然停药可致睡眠障碍反跳,患者主诉夜惊、做梦增加。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