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完成2006年度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项目核准工作
市场建设司对申报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核,组织召开了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专家评审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的负责同志参加评审。与会专家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精神,按照扶优扶强、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倾斜的原则,优选出100家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100家有实力的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总计263个直补项目和151个贴息项目。其中,批发市场准公益性项目172个、基础设施项目81个;流通企业冷链系统项目90个、配送中心项目71个。目前,商务部已经下发2006年度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项目的通知。
(五)加强项目管理工作
为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一是开通了“双百市场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包括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子系统和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子系统。二是制定并印发了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项目建设标准与验收规范。经征求有关部门和企业意见,我部组织制定了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安全监控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及废弃物处理中心等4个准公益性项目建设标准及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项目建设标准以及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项目验收规范。建设标准对项目功能、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验收规范从原则、对象、时间、程序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六)预期效果良好
商务部确定支持的100家市场总体上是辐射面广、对主要农产品产销影响较大的全国性和跨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2005年交易额累计达到2453亿元,占全国1268个亿元以上农产品市场交易总额7083亿元的35%。其中,中西部地区的专业市场大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预计项目全部建成后,可以新增年交易额500亿元,带动增加就业人数150万人,并逐步使2亿城市居民吃上放心菜。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普遍具有较强的实力, 2005年食用农产品销售额为384亿元。预计全部项目建成后,试点企业可以新增年销售额35亿元,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例提高到30%以上。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工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少数省市对“双百市场工程”不重视,至今未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二是各地工作进度参差不齐,一些省市尚未制定资金审核和拨付程序。三是部分省市商务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