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黄海部长助理在全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现场会上讲话的通知
现将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黄海同志在全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领会,及时组织贯彻落实,进一步推动“双百市场工程”开展。
二○○六年十月三十日
努力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大力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黄海
(2006年10月19日)
同志们:
“双百市场工程”自2006年2月实施以来,经过各级商务主管部门、有关市场和企业共同努力,开局良好。为进一步推进“双百市场工程”,商务部决定分别召开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建设现场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经验,解读政策,对下一步工作做出部署。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薄弱,流通不畅,农民卖难问题突出,不仅直接影响农民增收和农村消费,而且成为扩大内需的一大瓶颈。从全国情况看,相当多的农村地区之所以贫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产品流通方式落后、标准化程度低、流通环节损耗率高、流通效率低造成的。
(一)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是解决农产品卖难、促进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
2005年7月,我部委托有关单位对全国20个省555个村1万家农户问卷调查显示:42%的农户自己销售农产品,45%的农户将农产品卖给个体商贩,只有2.7%的农户通过定单销售农产品。今年,山西、河南一些地方出现种西瓜亏本、桃子卖难的情况,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这也说明,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确实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还比较低,农民很难从流通环节分享增值带来的收益,农产品卖难问题长期存在,农民收入也难以增加。
(二)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是提高农产品流通标准化程度、提高流通效率的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具有相当规模,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全国现有430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虽然只占农产品市场总数的16%左右,却承担着70%以上农产品的流通,在满足城乡消费、扩大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差,装备水平低,经营秩序不规范,服务功能单一,流通成本高、效率低、效益差,难以发挥引导农业生产和保证农产品安全的作用,不利于扩大农产品流通规模、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是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