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竞技体育“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3.可持续发展目标:竞技体育的竞赛、训练、项目管理、投入、后备人才、社会保障等综合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完善竞赛制度,努力建立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奥运争光激励机制;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显著提高;建立国家与社会共同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体制和机制;竞技体育的基础设施和条件明显改善;竞技体育人才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建立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制度;建设4-8个具有世界水平的综合训练基地和10-15个奥运项目单项训练基地;逐步建立与竞技体育发展相适应的效益投资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三)主要任务
  1.完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备战、参赛任务,争取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国争光,全面提升竞技体育整体实力和水平;精心组织好2008年奥运会前各单项国际赛事,做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为各国运动员搭建良好的竞技平台,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奠定基础。
  2.完成好“十一五”时期举办和参加其它重大国际、国内赛事的任务。办好2007年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2007年第六届亚冬会、2010年第十六届亚运会等国际、国内重大比赛。完成好2006年第二十届冬季奥运会、2006年第十五届亚运会、2010年第二十一届冬季奥运会等重要国际大赛的参赛任务。
  3.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深化竞技体育体制、机制改革与制度创新。逐步建立公共服务型的竞技体育行政管理体制,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的竞赛管理体系,多元化的竞技体育投入体系;加快单项协会实体化改革进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运动项目管理体制;稳步推进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加强职业俱乐部建设,建立规范的竞技体育职业化制度;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运动员劳动保障、保险和退役安置制度。
  4.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促进可持续发展。实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探索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教结合”模式;建立和完善高水平教练员、高水平裁判员,竞技体育的组织管理、科研、技术服务等各类人员的选拔、培训、培养制度。

  三、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做好2008年奥运会竞技备战工作
  贯彻实施《2001-201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和《2008年奥运争光行动计划》,加强组织领导,成立2008年奥运会竞技备战工作领导机构,全面启动和部署新一轮奥运周期竞技备战各项工作,建立层次分明、职责清晰、任务明确、计划周密、措施完善、保障有力、奖惩严明、运转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制度,确保备战奥运会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