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设内容
在现有基础上,根据平田整地、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等田间作业需求,购置大马力拖拉机等动力机械和田间作业机具,收获及烘干机械设备,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3.建设及投资规模
每个县(场)的农机作业任务量为4万亩。按此任务量配套购置农机具及田间作业机具,并在考虑原有农机配置基础的前提下,测算农机具购置总投资。中央投资标准按总投资的10%-15%安排,地方配套资金不低于中央投资。中央投资和地方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对农民及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购置机具的补助性投资,具体实施办法另行下发。
4.组织实施方式
一是购机农民和服务组织要与县级农机部门签订合同,明确服从项目建设的统一调度;二是县级农机部门与农业部门之间要搞好衔接,承担标准粮田建设的有关任务;三是完成作业任务后,经县级农业和农机部门验收合格,发放作业补助。
三、项目申报工作要求
(一)项目组织
良种育繁、病虫害防控、标准粮田项目由农业厅(委)组织申报,农机装备推进项目由省区农机部门组织申报。直属垦区的各类项目由直属垦区组织申报。大连市、青岛市独立的相关项目由市农业局上报。项目原则上不征地,不租地,尤其是标准粮田和良繁项目。禁止借实施项目之机强迫农民搞土地流转。各类项目要严格按照本指南确定的控制数申报并排序,超过控制数的不予受理。
各省区要制定本区域四大类粮食作物良种育繁体系和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的总体布局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单独制定优粮工程良种育繁和病虫害防控项目的总体布局方案,以上两套方案随同可研报告一起上报。各省区分配名额另行通知。垦区的布局方案由所在省区农业厅(委)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统筹考虑。
(二)项目内容和规模
项目建设期限为2年,即2004-2005年。在可研报告中要明确每年的实施内容。各类项目内容和规模根据前文明确的控制规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实事求是地加以确定。项目实行一次性批复,分年度实施。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与深度要求
要认真按照《
农业部基本建设计划管理办法》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抓紧组织编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委托有农业资质的工程咨询(或设计)单位编制,或由申报单位组织有关专业技术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编写。编制内容与深度详见附件。
(四)申报要求
一是各省区在申报项目时,要同时报送本省区《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2004年项目汇总表》(附表一)纸质文件和电子版文件(EXCEL格式)。二是各省区于2004年5月31日前,将编制好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汇总表及有关项目的总体布局方案 (纸质文件和电子版文件),以省区农业厅 (委)计字号文(每类项目都要单独行文),每类项目申报文件报发展计划司3份,相关司局2份,其中农机项目报农机化司,区域创新中心项目报科教司,其余报送种植业司;黑龙江农垦除按上述要求申报外,同时抄报农垦局1份。逾期申报者将不能参加本年度项目的评估论证。
附件: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
附表一: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2004年项目汇总表(略)
附表二:种子质量检测分中心总投资及设备投资参考模式表(略)
附表三: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分中心建设参考配置表(省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