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推进中间产品专业化生产。建立布局合理的中间产品专业化协作厂,如钢材加工中心、分段制造中心、管子加工中心、上层建筑加工中心、模块加工中心等,通过总装厂和若干专业化协作厂形成动态联盟,构建有效的总装造船体系,形成船舶工业配套产业群。同时,要把船舶配套企业纳入总装造船体系,推动船舶配套企业与总装造船企业同步协调发展。
4、发展批量造船。要根据合理分工、错位竞争的原则,结合各造船企业的具体条件,推进产品结构调整,通过集中开发,培育有市场、有竞争力、有特色、有效益的标准化的主导产品,逐步形成专业化批量生产,构建有利于总装化造船的产品结构和品牌产品。
(二)深化设计,为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提供支撑
1、提升设计水平。加强船型开发和优化,掌握产品核心技术和特殊要求,提高设计合理性与正确率,减少图纸修改和生产返工,确保计划执行的可靠性和生产流程的顺畅运转。要重视船舶产品数据库的建设,促进设计信息共享,减少重复劳动,为提高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创造良好条件。
2、深化合同设计。要在合同设计中全面推行设计成本管理,从源头上确保造船成本可控。要努力促进设计工作前移,为尽早启动设备订货、实现船体与舾装各专业同步设计创造有利条件。要按照区域造船的要求,合理调整专业分工,优化设计流程,不断完善设计标准、程序和工时管理体系。
3、深化生产设计。要按照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的原则,按生产管理部门提出的建造要求,全面提高中间产品壳舾涂一体化设计的完整性和中间产品工程管理信息的完整性。
4、推行造船前期策划。要通过船舶建造方针、综合日程计划表等有效途径,加强设计、生产、管理之间的前期沟通和协调,提高设计的可生产性。要通过纸面模拟造船,消除生产过程中的瓶颈部位,同时为生产管理提供详实、准确的工艺技术信息和工程物量数据。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三维建模和生产过程模拟技术,提高前期策划水平。
(三)以工程计划为导向,推进管理精细化
1、加强数据管理。以量化数据为依据是实现管理精细化的基础。要建立规范的生产现场数据日报及反馈制度,加强生产部门与生产设计部门的及时沟通,通过不断积累,逐步建立起系统、完整、准确的设计、生产、管理数据系统。
2、强化工程管理。要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和完善工程计划管理体系,扩大计划覆盖面,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标准,促进计划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要以标准基础管理数据为依据,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工具,提高计划与控制的精细化水平。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