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农业部、科技部关于组织申报“十五”“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繁育技术研究”第二批项目的通知

  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要求比同类主栽品种增产显著,不完善粒≤6.0%,容重≥770克/升,降落值≥300秒,面团稳定时间≥3分钟,延展性≥16cm,中抗条锈病与白粉病。黄淮麦区品种对赤霉病、纹枯病的抗性优于同类主栽品种;北方冬麦区品种抗寒性与对照品种相当或在自然抗寒性鉴定中死茎率不超过20%。
  三、玉米新品种选育
  1、研究目标
  在提高品种抗逆性和产量潜力的基础上,重点培育优质饲料专用玉米、优质加工专用玉米和青贮玉米新品种,优化玉米品种结构,提高综合效益。
  2、技术经济指标
  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要求比同类主栽品种增产5%以上,籽粒纯黄色,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低于25%,商品品质达到国标二级以上标准(容重685g/L,粗蛋白质9%,赖氨酸0.25%)。高抗当地玉米主要病害,抗倒性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
  高淀粉工业专用玉米新品种:要求产量比同类主栽品种增产5%以上,产量潜力在750kg/亩以上;籽粒纯黄色或纯白色,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低于25%,商品品质达到国标二级以上标准(容重650g/L,淀粉72%)。高抗当地玉米主要病害,抗倒性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
  高油玉米新品种:要求产量比普通玉米对照减产不超过5%,籽粒含油6%以上,产量潜力在700kg/亩以上,商品品质达到国标二级以上标准。高抗当地玉米主要病害,抗倒性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
  优质蛋白玉米新品种:要求产量比对照增产5%以上,籽粒蛋白质9%以上,每百克蛋白质赖氨酸含量4克以上,产量潜力在700kg/亩以上。商品品质达到国标二级以上标准。抗穗粒腐病及当地其它主要玉米病害。
  青贮玉米新品种:要求收获期每亩生物产量超过3.5吨,比普通玉米高20%以上。秸杆蛋白质含量在6%以上,糖份含量3%以上,消化率55%以上,高抗当地玉米主要病害,抗倒性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
  四、大豆新品种选育
  1、研究目标
  以提高单产、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为重点,选育优良的高油大豆和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完善新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
  2、技术经济指标
  高油大豆新品种:要求比当地同类主栽品种增产10%以上,含油量22%以上(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8%),抗花叶病毒病,兼抗2种主要病害,株形好,适合大面积机械化栽培。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要求比当地同类主栽品种增产10%以上,籽粒商品性好,蛋白质含量43-45%,抗花叶病毒病或孢囊线虫病,兼抗2种主要病害。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