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取样点地形地貌描述指南(续一)
┏━━┯━━━━━━┯━━━━━━━━━━━━━━━━━━━━━━━━━━━━━━━━━━━━┓
┃基本│样点编号: │GPS定位:纬度 ,经度 ,海拔 米 ┃
┃信息│ │ ┃
┃ ├──────┴────────────────────────────────────┨
┃ │剖面地点: 县(市、区) 乡镇 村,户主: ┃
┃ ├───────────────────────────────┬───────────┨
┃ │土壤名称:土类 ,亚类 ,群众土名: │地块面积: 亩 ┃
┠──┼───────────────┬───────────────┴───────────┨
┃地表│地貌:高原□,山地□,丘陵□,│地块形状:平坦地□,缓坡地□,波状起伏地□,梯田□,水┃
┃形态│平原□,盆地□ │田□ ┃
┃ ├───────────────┴───────────────────────────┨
┃ │部位:山体顶部□,丘陵体顶部□,分水岭□,坡腰□,坡低或者谷边□,谷中央□,阶地□ ┃
┃ ├───────────────┬───────────────────────────┨
┃ │坡形:斜面坡□,凸形坡□,凹形│坡度:地块内 度,中小地形内 度,坡向: ┃
┃ │坡□,复式坡□ │ ┃
┃ ├───────────────┴───────────────────────────┨
┃ │相对高差在不大于100米( 米)之内,水平延伸的最大距离为【一般在1000米以上】:方向1┃
┃ │( 米,方位角 ),方向2( 米,方位角 )。(方向1与方向2夹角尽量 ┃
┃ │大) ┃
┃ ├───────────────────────────────────────────┨
┃ │相对高差在不大于10米( 米)之内,能够水平延伸的最大距离为【一般在100~1000米】: ┃
┃ │方向1( 米,方位角 ),方向2( 米,方位角 )。 ┃
┃ ├───────────────────────────────────────────┨
┃ │相对高差在不大于1米( 米)之内,能够水平延伸的最大距离为【一般在10~100米】:方┃
┃ │向1( 米,方位角 ),方向2( 米,方位角 )。 ┃
┃ ├───────────────────────────────────────────┨
┃ │最近坡度突变线为:山体□ 丘陵体□ 河阶边缘□,距离:水平 米,垂直 米,方位 ┃
┃ │ 。 ┃
┠──┼───────────────────────────────────────────┨
┃周边│最近的河流或者溪流:水平 米,垂直 米。地下水埋深: 米。 ┃
┃环境│ ┃
┃ ├───────────────────────────────────────────┨
┃ │周边非农业地植被:茂密乔木□,稀疏乔木□,茂密灌木□,稀疏灌木□,茂密草甸或者草本□,┃
┃ │稀疏草甸或者草本□,裸露地面□,其他□。 。 ┃
┃ ├───────────────────────────────────────────┨
┃ │地块内裸露石块所占面积比例 %,地块外裸露石块所占面积比例 %。 ┃
┃ ├───────────────────────────────────────────┨
┃ │由于侵蚀(水蚀、凤蚀)或者基岩出露或者岩屑坡积物,失去表土的面积比例: %。 ┃
┠──┼───────────────────────────────────────────┨
┃耕作│开垦年限: 年(20年以内为具体数字,20年以上填写20)。 ┃
┃状况│ ┃
┃ ├─────────┬─────────────────────────────────┨
┃ │熟制:三熟□,两熟│轮作:不轮作□,油烟□,麦烟□,烟稻□,其他□。 ┃
┃ │□,一熟□。 │ ┃
┃ ├─────────┴────────┬────────────────────────┨
┃ │农户认为该地:好地□,中等地□,一般│农户对该地烟草产量评价:高产□,中产□,低产□。┃
┃ │地□。 │ ┃
┃ ├──────────────────┴────────────────────────┨
┃ │农户认为该地烟草质量:当地最好□,当地中等□,当地一般□。 ┃
┃ ├───────────────────────────────────────────┨
┃ │灌溉:充足□ 不充足□ 没有□,降雨充足不需要灌溉□。灌溉水源:地表水□,地下水□。 ┃
┗━━┷━━━━━━━━━━━━━━━━━━━━━━━━━━━━━━━━━━━━━━━━━━━┛
表4 取样点地形地貌描述指南(续二)
┏━━┯━━━━━━━━━━━━━━━━━━━━━━━━━━━━━━━━━━━━━━━━┓
┃土壤│土体厚度: 厘米;成土母质: ┃
┃剖面│ ┃
┃观测│ ┃
┃ ├─────┬────┬────┬────┬───┬───┬──┬─────┬──┨
┃ │ 发生层次 │ 厚度 │ 颜色 │ 结构 │ 质地 │ 气味 │砾石│ 侵入体 │根系┃
┃ │ │ (厘米) │ │ │ │ │ │ │丰度┃
┃ ├─────┼────┼────┼────┼───┼───┼──┼─────┼──┨
┃ │ 耕作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除了土层名称、厚度外,其他指标参照附表(物理属性定量描述数值化转化表)填写具体数┃
┃ │值,对于在同一列中,如果有多个选择(用逗号分开),还要将最接近的选择标记上。 ┃
┗━━┷━━━━━━━━━━━━━━━━━━━━━━━━━━━━━━━━━━━━━━━━┛
表5 物理属性定量描述数值化转化表
┏━━━━━━┯━━━━━━━━━━━━━━━━━━━━━━━━━━━━━━━━━━━━┓
┃ 因素 │ 定量描述指标 ┃
┠──────┼──────────────┬────────────┬────────┨
┃ 土壤颜色 │白色,淡灰色,或红色 │深灰色,或浅棕色 │深棕色或黑色 ┃
┠──────┼──────────────┼────────────┼────────┨
┃ 土壤结构 │棱块状,大块状,霄粒结构 │中块状结构占优势 │团粒结构占优势 ┃
┠──────┼──────────────┼────────────┼────────┨
┃ 土壤质地 │重粘土,砂土,粘土 │壤粘土,砂壤土,粘壤土 │粉砂壤土,壤土 ┃
┠──────┼──────────────┼────────────┼────────┨
┃ 土壤气味 │沼泽或者死水坑气味,霉气味 │几乎没有土壤气味 │具有芳香且新鲜的┃
┃ │ │ │泥土气味 ┃
┠──────┼──────────────┼────────────┼────────┨
┃100c㎡内砺石│10毫米以上砺石15-7颗,或者2 │2毫米以上砺石15-7颗,或 │2毫米以上的砺石6┃
┃含量 │毫米以上砺石超过16-27颗。 │者10毫米以上的砺石6-0 │-0颗 ┃
┃ │ │颗。 │ ┃
┠──────┼──────────────┼────────────┼────────┨
┃100c㎡内侵入│10毫米以上侵入体15-7颗,或者│2毫米以上侵入体15-7颗, │2毫米以上的侵入 ┃
┃体含量 │2毫米以上侵入体超过16-27颗。│或者10毫米以上侵入体6-0 │体6-0颗 ┃
┃ │ │颗。 │ ┃
┠──────┼──────────────┼────────────┼────────┨
┃ 根系丰度 │100c㎡内极细根和细根0-10条,│100c㎡内极细根和细根10- │100c㎡内极细根和┃
┃ │或者中粗根1-2条。 │25条,或者中粗根2-5条。 │细根25-200条及 ┃
┃ │ │ │200条以上,或者 ┃
┃ │ │ │中粗根5条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