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部门在做好旅客运输的同时,还要统筹安排好关系国计民生的生产和生活物资运输,保障“两节”、“两会”期间市场供应和工农业生产平稳有序。
四、强化安全工作
当前运输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事故或事故征兆时有发生。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做好运输安全的各项工作。春运开始前,各地要组织公安、交通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禁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运输工具和设施投入春运。春运中,要加强对运输设备日常的维修和检查,确保车船、飞机及其相关设施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加强对广大驾驶员、乘务员宣传教育活动,落实安全责任制,自觉做到不超时、不超载、不超速,不疲劳驾驶,消除事故隐患。在继续抓好制止公路客车严重超载的同时,要进一步巩固治理车辆超载超限成果,防范高等级公路上货车超载现象,确保国道、省道畅通。
各地政府要加强治安管理,组织有关部门对运输沿线和车站、码头、机场及周边地区进行治安整顿,坚决打击“车匪路霸”和其他各类侵害旅客权益的非法活动,维护广大旅客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好防火、防爆和危险物品查禁工作,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和危险品乘坐车船、飞机旅行。
五、防控疾病流行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易发季节,春运期间人员流动大,密度高,易于疾病传播。因此,运输部门要努力做好车站、码头、机场和运输工具的消毒和通风工作,配置必要的设施和设备,有效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流感等各类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六、提高服务水平
各地区、各部门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服务水平。春运期间,交通运输部门要增设售票窗口,延长售票时间,组织送票上门,提供服务和监督电话,及时发布运输信息,提高服务质量。各口岸要加强联检力量,增设进出通道,加快查验速度,方便旅客出入境。
春运期间,有关新闻单位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弘扬好人好事,批评不正之风,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春运工作的监督促进作用。
春运结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总结,表彰先进,找出差距,进一步提高春运工作的组织管理水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2005年春运工作总结,请及时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