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金审工程二期建设,初步建成联网审计实施系统。到2007年,审计署要初步建成联网审计系统,逐步开展对中央部门一级预算单位以及财政、海关、国税、金融等部门的联网审计。省级和中心城市审计机关要开展以一级预算单位以及地税、社会保障等部门、会计结算中心为重点的联网审计。
——进一步总结和推行计算机审计专家经验,推行程序导向、审计抽样与分析、内控测试、风险评估等审计方法。2007年底前,基本形成计算机审计专家经验库和计算机审计方法库,并在审计实施系统中集成、应用。
——完善并推广应用审计管理系统。到2007年建成审计管理系统,并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全面提高审计计划、统计、档案、公文流转的规范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建立审计机关与审计现场信息互动渠道,了解指导审计现场工作;发挥计算机技术在人事、党务、财务、机关事务管理中的作用。为实行科学的审计管理、建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提供技术保障。
——审计署和省级审计机关、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审计机关要办好因特网站(页),使其成为与公众沟通、展示审计成果的重要渠道。
(二)加快审计数据库建设,促进信息共享。
——审计署要加快被审计单位资料、审计专家经验、审计情报资料、财经审计法规、人力资源等基础性资源数据库建设,力争在2007年底前基本形成适应审计业务和管理需要的信息资源库。
——建立畅通高效的信息资源收集渠道和方式,不断充实、完善、整理、丰富信息资料。利用审计管理软件和网络平台,实现审计机关内部、审计署与省级审计机关之间、省级审计机关与市(地)审计机关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为审计决策提供支持。
——积极利用宏观经济信息、网上培训信息等,开阔审计人员视野,强化宏观意识,提高学识水平。
(三)加快审计系统网络互联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符合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要求的局域网基础设施。
——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划,在审计署与各特派办、审计署与省级审计机关、省级审计机关与市(地)审计机关之间,建成依托保密通讯网的审计内网,运行审计工作的秘密级以上信息;建成依托国家公共通讯网的审计专网,运行审计工作的内部信息;建成因特网接入网,向社会提供审计信息交互。
——审计署和省级审计机关要实现与本级政府重点部门、单位的网络互联和信息资源共享。
——利用公共通信基础设施,在保障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实现审计署机关、特派办各自与审计现场的数据传递交互,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为强化对审计现场的指导提供技术保障。有条件的省级和中心城市审计机关可视工作需要逐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