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油田开发概念方案包括油藏工程初步方案、钻采工艺主体方案、地面工程框架和开发投资估算。油藏工程初步方案应根据评价目标区的地质特征和已有的初步认识,提出油井产能、开发方式及油田生产规模的预测;钻采工艺主体方案要提出钻井方式、钻井工艺、油层改造、开采技术等要求;地面工程框架要提出可能采用的地面工程初步设计;开发投资估算包括开发井投资估算和地面建设投资估算。
5.经济评价的目的是判断油藏评价部署方案的经济可行性。主要内容包括总投资估算、经济效益的初步预测和评价。
6.风险分析主要是针对评价项目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风险分析,提出推荐方案在储量资源、产能、技术、经济、健康、安全和环保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主要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
7.实施要求应提出油藏评价部署方案实施前应做的工作、部署方案工作量安排及具体实施要求、部署方案进度安排及出现问题的应对措施。
第十四条 对于不具备整体探明条件但地下或地面又相互联系的油田或区块群,例如复杂断块油藏、复杂岩性油藏以及其他类型隐蔽油气藏,应首先编制总体油藏评价部署方案,指导分区块或油田的油藏评价部署方案的编制。
第十五条 在油藏评价部署方案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运行安排,分步实施,滚动评价。对经技术经济评价确有开发价值的项目要加快评价速度,加大评价工作力度。及时终止没有开发价值的项目,并编制油藏终止评价报告上报股份公司。
第十六条 凡是列入年度计划的油藏评价项目,油藏评价部署方案审查纪要和基础数据、工作量安排以及主要指标要报股份公司备案,依此作为考核的依据。
第十七条 油藏评价项目实施后第一年,所在油田公司必须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评估指标包括新增探明储量、评价成本、评价井成功率、安全及环保等。
第十八条 严格履行油藏评价部署方案的管理和审批程序。预期探明储量大于2000×104t或虽预期探明储量小于2000×104t,但对股份公司具有重大意义的油藏评价项目的评价部署方案由所在油田公司预审,并报股份公司审批。其他项目由所在油田公司审批。在油藏评价部署方案审批过程中,应进行油藏评价部署方案编制水平评估。
第三章 开发方案
第十九条 油田开发方案是指导油田开发的重要技术文件,是油田开发产能建设的依据。油田投入开发必须有正式批准的油田开发方案。
第二十条 油田开发方案编制的原则是确保油田开发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较高的采收率。油田开发方案的主要内容是:总论;油藏工程方案;钻井工程方案;采油工程方案;地面工程方案;项目组织及实施要求;健康、安全、环境(HSE)要求;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评价。
第二十一条 总论主要包括油田地理与自然条件概况、矿权情况、区域地质与勘探简史、开发方案结论等。
1.油田地理与自然条件应包括油田地理位置和油田所处范围内对油田开发工程建设有影响的自然地理、交通、环境、气象、海况、地震等情况。
2.矿权情况应包括该地区探矿权和采矿权审批情况、采矿许可证复印件和相应图幅(带拐点坐标)。
3.区域地质应简述油田所属油气田盆地、凹陷、构造带以及与之相邻构造单元名称和简要关系,并附区域构造位置图。勘探简史主要包括勘探历程和钻探简况。
4.开发方案结论应简述开发方案各部分结论性意见,提出开发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十二条 油藏工程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油田地质、开发原则、开发方式、开发层系、井网和注采系统、监测系统、指标预测、经济评价、多方案的经济比选及综合优选和实施要求。油藏工程方案应以油田或区块为单元进行编制。
1.油田地质是油藏工程方案的基础,应综合地质、地震、录井、测井、岩心分析、试油试采等多方面的资料进行。油田地质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构造特征、储层特征、储集空间、流体分布、流体性质、渗流特性、压力和温度、驱动能量和驱动类型、油藏类型、储量计算和地质建模。
2.按油藏类型(中高渗透率砂岩油藏、低渗透率砂岩油藏、稠油油藏、砾岩油藏、断块油藏等)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对于特殊类型油藏(特低渗、超稠油、复杂岩性油藏等)要做好配套技术研究和可行性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