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的函

  4.5 新闻报道
  明确新闻发布的机构、原则、内容、程序和规范性格式等。
  4.6 应急结束
  明确应急结束的决策机制和发布程序,要注意区别于现场抢救活动的结束。
  5.后期处置
 
 5.1 善后处置
  明确人员安置、补偿,物资和劳务的征用补偿,灾后重建,污染物收集,现场清理与处理等程序和要求。
  5.2 社会救助
  明确政府救济、司法救济的程序、方案;组织协调社会、个人或境外机构社会救助的程序和要求,并明确捐赠资金和物资的监督与管理等事项;有条件的,可明确社会心理援助的单位和方案。
  5.3 保险
  明确保险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5.4 调查和总结
  明确突发公共事件调查承办机构和审核程序。
  6.保障措施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建立通信系统维护以及信息采集等制度。明确参与部门的通讯方式,分级联系方式,并提供备用方案和通讯录。明确应急期间党政军领导机关、现场指挥部及其他重要场所的通信保障方案。
  6.2 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保障
  建立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信息数据库,并明确其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等。建立相应的维护、保养和调用等制度。
  6.3 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本行政区域各类应急队伍的保障措施。建立各类专业应急队伍,并加强协调配合;充分依靠军队、武警和预备役民兵;充分发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公益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建立健全先期处置队伍、后续处置队伍、增援队伍的组织保障方案,以及保持应急能力的措施。
  6.4 交通运输保障
  建立动态数据库,明确各类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分布、功能、使用状态等。建立健全有关交通运输单位、交通管制和线路规划等保障措施。
  6.5 医疗卫生保障
  建立动态数据库,明确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资源分布、救治能力和专业特长等。明确相应的应急准备措施、医疗卫生队伍和医疗卫生设备、物资调度等方案。
  6.6 治安保障
  明确应急状态下维持治安秩序的各项准备方案,包括警力集结、布控方案、执勤方式和行动措施等。
  6.7 物资保障
  建立物资调拨和组织生产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明确具体的物资储备、生产及加工的能力储备、生产工艺流程的技术储备。
  6.8 经费保障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