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台湾地区未提交答卷的公司的倾销幅度,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
二十一条的规定,调查机关根据已经获得的事实和可获得的最佳信息做出裁定。
(三)倾销幅度
经过计算,被抽样的公司的倾销幅度分别为:
1.台湾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6%
2.台湾聚隆纤维股份有限公司:13%
3.台湾胜隆纤维股份有限公司:6%
4.远东杜邦股份有限公司:5%
5.中兴纺织厂股份有限公司:0
6.力鹏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力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6%
未单独审查的应诉出口商、生产商的倾销幅度按选取的出口商、生产商的加权平均倾销幅度确定。计算加权平均倾销幅度时排除了:中兴纺织厂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部分根据已经获得的事实和可获得的最佳信息计算倾销幅度的力鹏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力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7.未单独审查的应诉出口商、生产商有:展颂股份有限公司、集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华染股份有限公司、华隆股份有限公司、东隆兴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倾销幅度为:7%
8.其他台湾公司:29%
五、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
调查期内,中国大陆锦纶6、66长丝表观消费量呈持续增长态势。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锦纶6、66长丝表观消费量分别比上年和上年同期增长3.17%、38.12%和15.60%。表明中国大陆市场对锦纶6、66长丝产品的需求旺盛,有利于中国大陆锦纶6、66长丝产业的发展。但调查机关经调查后认定,由于台湾地区向中国大陆大量低价出口被调查产品,导致中国大陆产业受到了实质性损害。主要事实如下:
(一)被调查产品进口量及所占中国大陆市场份额呈大幅度上升趋势
中国海关统计,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被调查产品进口量分别为40653.34吨、46423.39吨、92779.97吨和57761.36吨,2001年和2002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4.19%和99.86%,2003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增长71.84%。
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被调查产品占中国大陆市场份额分别为19.90%、22.03%、31.88%和37.80%,2001年所占市场份额比2000年提高了2.13个百分点,2002年所占市场份额比2001年提高9.85个百分点,2003年上半年所占市场份额比上年同期提高12.37个百分点。
(二)被调查产品进口价格持续下降,严重抑制和压低中国大陆产业产品销售价格
中国海关统计,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一季度,被调查产品进口加权平均价格分别为1632.55美元/吨、1569.07美元/吨、1528.37美元/吨和1584.42美元/吨。2001年和2002年,被调查产品进口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3.89%和2.59%,2003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增长4.36%。在中国大陆锦纶6、66长丝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被调查产品价格连续走低抑制了中国大陆产业产品销售价格,迫使中国大陆产业不断调低产品销售价格,以维持其开工率和市场份额。
(三)被调查产品大量低价进口对中国大陆产业造成的影响
1.中国大陆产业增长受到抑制
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锦纶6、66长丝产业生产能力分别为111676吨、114103吨、121738吨和61837吨。中国大陆锦纶6、66长丝产业生产能力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2.17%、6.69%和2.83%。与相同期间锦纶6、66长丝表观消费量增长幅度分别相差0.99、31.43和12.77个百分点。即在中国大陆锦纶6、66长丝市场需求旺盛,表观消费量持续攀升的情况下,由于台湾地区锦纶6、66长丝的低价进口,使得中国大陆锦纶6、66长丝产业增长受到抑制。2003年北京华英纶有限公司、常德锦纶厂、山西锦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被迫停止了生产。
2.中国大陆产业产量增长受到限制
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产业产量分别为89484.59吨、86420.42吨、100061.33吨和48603.03吨。2001年比2000年产量下降了3.42%。2002年尽管产量比2001年增长15.78%,但低于同期表观消费量增长幅度22.33百分点。2003年上半年比上一年同期又下降了0.55%,同期表观消费量增加幅度为15.60%,与之相比相差16.15个百分点。
3.中国大陆产业销售量萎缩、市场份额呈逐年下降趋势
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产业销售量分别为86257.68吨、74780.65吨、92995.42吨和40148.54吨。2001年比2000年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分别下降了13.31%和6.74个百分点。2002年与2001年相比,台湾地区被调查产品进口数量和市场占有率分别增加了99.86%和9.85个百分点。而中国大陆同类产品销售量仅增加了24.36%,低于台湾地区进口增长幅度75.5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下降了3.54个百分点。中国大陆产业并未从锦纶6、66长丝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中获得应有的份额。200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产业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又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16.73%和10.2个百分点。
4.中国大陆产业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降
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产业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24119.02元/吨、20698.13元/吨、18196.30元/吨和19031.61元/吨。2001年和2002年销售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14.18%和12.02%。
5.中国大陆产业销售收入呈下降趋势
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产业产品销售收入分别比上年和上年同期下降25.60%、增长9.33%和下降10.50%;中国大陆产业产品销售收入呈下降趋势。2002年与2001年相比在销售量增长24.36%的情况下,由于销售价格下降的影响,使得销售收入仅有9.33%的增长。
6.现金净流量严重不足
2001年与2000年相比中国大陆产业现金净流量下降15.3%,2002年与2001年相比又下降了103.65%。中国大陆产业现金净流量严重不足,导致生产经营和资金周转十分困难。
7.中国大陆产业同类产品的税前利润急剧下降,亏损严重
中国大陆锦纶6、66长丝市场需求大幅增加,但由于被调查产品进口数量增加、进口价格下降,中国大陆产业同类产品的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受到严重抑制,销售收入呈下降趋势,导致中国大陆产业同类产品的税前利润急剧下降。中国大陆产业税前利润2001年比2000年下降了93.20%,2002年比2001年下降率高达562.22%,亏损严重,2003年上半年税前利润又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143.66%。
8.中国大陆产业投资收益率下降
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产业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07%、0.20%、-0.96%和-0.29%。国家和企业的大量投资无法收回,中国大陆产业处于无效益生产状态。
9.中国大陆产业开工率呈震荡变化趋势、开工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