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强质检网站建设,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贯彻和落实国家关于促进和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精神,强化质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初步建立和规范信息采集、发布和共享的工作机制,继续抓好质检政府网站的扩充和优化、充实WTOTBT/SPS咨询、每周质检报告、政务信息的内容、扩大信息量,做好重点数据库的维护管理。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支撑各类电子政务应用的建设。
七、提高质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根据质检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步扩大质检网络的覆盖范围,组织力量建设好质检主干网和质检视频会议系统,争取在2004年内投入使用。开展检验检疫“大通关”网络系统平台的建设,保障“大通关”业务系统的运行。完成部分重点地方技术监督局、CQS软件试点局的局域网系统的验收,做好对西藏质量技术监督局信息化方面的帮扶工作。提高网络运行管理的技术手段和科技含量,加强总局机关网络、质检主干网及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业务平台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确保质检信息系统的运行。
八、加快推进质检政务信息化建设步伐。根据《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2001~2005年规划纲要的通知》,以及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2004年度建设任务书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内部办公网,落实好与国务院办公厅高速网联接的建设工作,提高总局互联网网站质量,扩大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试点应用范围,启动总局有关文件通过电子公文传输系统下发的工作,完成质检系统视频会议的建设任务。
九、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全面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精神,加强质检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提出总局《关于加强质检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制定总局《关于质检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配套的指导性文件,本着“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原则,切实重点保障质检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初步建立质检主干网安全监控系统和应急处理机制。
十、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知识教育与能力建设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质检干部职工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推进质检信息化的专业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逐步形成一批质检信息化的业务专家和技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