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查进货票证,看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是否履行了检查验收责任,是否索取了供货方有关资质、发货票等票证。
(三)查经销食品,看是否有质量合格证明、检验检疫证明,是否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是否为国家明令淘汰、失效、变质的食品。
(四)查包装标识,看食品标示是否虚假,是否有产品名称、厂名、厂址,是否标明食品主要成份和含量,是否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
(五)查商标广告,看食品商标是否有侵权和违法使用行为,食品广告是否有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
(六)查市场开办者责任,看食品市场开办者(包括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者)是否履行了对进场经营者资格审查的义务,经营场所内部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六查六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依法查处非法经营食品的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要通过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食品市场监管体系,健全食品质量监管机制,使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食品经营主体行为得到有效规范,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明显增强。
二、整治安排
这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从2004年6月开始至2005年春节前结束。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按照组织调查摸底、督促经营者自查自纠、全面开展检查、健全规章制度的总体安排和“六查六看”的整治内容,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在整治过程中,要集中力量,组织开展三次食品市场集中整治行动。
(一)开展儿童食品市场集中整治行动。针对当前儿童食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儿童食品销售网点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着重查处无照经营和销售无质量合格证明、不符合食品质量标准、过期变质儿童食品的行为,严格把好儿童食品市场准入关,坚决把假冒伪劣儿童食品清除出市场。
(二)开展夏秋时令食品市场集中整治行动。根据夏秋季节食品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饮料(冷饮)、月饼、瓜果等消费量大的食品以及熟食品等易腐食品的监管工作。同时,加大对旅游景区景点、旅客集散地区饮食企业和摊点的巡查力度,严防“十一”黄金周期间发生重大食品消费安全事故。
(三)开展元旦春节食品市场集中整治行动。加强对元旦、春节食品市场的监督检查,特别要加大对日常大宗食品和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以“送货下乡”、“厂家直销”等名义向农村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确保元旦、春节期间食品消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