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总的看,2003年预算完成情况比预计的好,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财政对“三农”、公共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教育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还有许多急需办的事没有财力去办。二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多方面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向财政集聚,财政面临的风险增大,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十分艰巨。三是部分地区基层财政还比较困难,一些地方存在债务负担沉重、基层政权保障和建设不力、欠发工资等现象。四是做假账、偷税骗税、铺张浪费财政资金等问题仍比较严重,财经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尚需继续提高。审计署对2003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也表明,财经秩序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如中央预算管理还需进一步规范,一些部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理想,预算执行不严肃;有些专项转移支付分配管理仍不规范;一些中央部门和单位未严格落实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的规定;部分地区和部门在收入征管工作中违规减免和监管不力;一些国债项目重复安排、配置不合理、损失浪费等。
这些问题,既有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也有当年预算执行中新出现的;既有制度不健全上的漏洞,也有法制意识淡薄的原因;既有体制不合理的因素,也有管理上的不规范。对此,国务院高度重视,要求财政部及中央有关部门牢固树立依法理财观念,提高为民理财的责任意识,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要依法查处,并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健全科学决策机制,从制度上和体制上加以根本解决。财政部及中央有关部门已经并正在继续采取措施认真纠正和改进,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增强资金分配的透明度,抓紧清理和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完善政府投资管理和审批体制,改进税收管理机制,严格依法治税,进一步提高财税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下面,我简要报告一下今年前5个月全国财政收支的主要情况:
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预算执行情况也较好。
1-5月,全国财政收入11972.52亿元(不含债务收入,下同),完成年度预算的50.8%,比去年同期增长32.4%。其中,中央财政收入7190.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7%;地方财政收入4782.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2%。1-5月财政收入增幅较大,主要是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提高,并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过高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有出口退税等不可比因素。按照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方案规定,去年底前出口退税结转今年办理部分作陈欠处理,加上今年企业办理出口退税手续有滞后效应,今年1-5月的出口退税额只有246亿元,比去年同期少294亿元。此外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的增量434亿元,按规定也要首先用于增加以后的出口退税。如果剔除上述不可比因素,1-5月全国财政收入增幅为24.4%,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增幅为22.5%。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