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其他未应诉未提交答卷的日本公司,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
二十一条的规定,调查机关决定采用已经获得的事实和可获得的最佳信息做出有关倾销及倾销幅度的裁定。
(二)价格比较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
六条的规定,调查机关对进口产品的出口价格和正常价值,考虑了影响价格的各种可比性因素,按照公平、合理的方式进行了比较。调查机关在当事人提交的证明材料基础上,将各应诉公司的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在出口国(地区)出厂价的基础上予以比较。在计算倾销幅度时,调查机关将加权平均正常价值和加权平均出口价格进行比较,得出倾销幅度。
(三)倾销幅度
经过计算,各公司的倾销幅度分别为:
美国公司
1、美国康宁公司(Corning Incorporated)16%
2、美国OFS-费特有限责任公司(OFS Fitel, LLC)46%
3、其他美国公司 46%
韩国公司
1、韩国LG电线株式会社(LGCableLtd)7%
2、韩国株式会社OPTOMAGIC(OPTOMAGICCO.,LTD)32%
3、其他韩国公司46%
日本公司
所有日本公司46%
五、累积评估的适当性
调查机关在考察了相关证据材料后认为,来自美国、日本和韩国的被调查产品的进口数量和被诉倾销幅度不属于可忽略不计的范围,且被调查产品之间以及被调查产品与中国国内同类产品之间在物理和化学特性、原材料构成、生产工艺和产品用途等方面的竞争条件基本相同。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
九条的规定,调查机关认为,可以对来自上述国家的进口G652单模光纤给中国国内产业造成的影响进行累积评估。
六、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
调查机关对国内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产业所受损害及损害程度进行了调查。现有证据表明:
1.被调查产品的进口数量和市场份额
(1)被调查产品进口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根据调查,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1-3月,被调查国家向中国出口的被调查产品数量分别为3015604芯公里、7136822芯公里、6117113芯公里和1952961芯公里。2001年和2003年1-3月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36.66%、159.10%,2002年比上年减少14.29%;2000年至2002年年平均增长率为42.42%。2001年被调查产品进口数量比上年有大幅增长,增长幅度高于年平均增长率94.24个百分点;2002年,虽然被调查产品进口数量有所减少,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2003年1-3月比上年同期有大幅增长。调查期内,被调查产品进口量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
(2)被调查产品占中国国内市场份额先增后减,调查期后期略有减少,但所占市场份额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1-3月被调查国家向中国国内出口的被调查产品数量占中国国内市场份额分别为57.14%、66.95%、50.80%和46.82%。从趋势上看,2002年和2003年1-3月被调查产品占中国国内市场份额有所减少,但一直高达46%以上,其中2001年比上年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
2.被调查产品的进口价格及其对中国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的影响
(1)被调查产品的进口价格在调查期后期呈明显下降趋势。
根据调查,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1-3月被调查国家向中国出口的被调查产品加权平均价格分别为28.88美元/芯公里、37.89美元/芯公里、15.83美元/芯公里和13.63美元/芯公里。2001年比上年增长31.19%;2002年和2003年1-3月出现大幅下降,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58.23%、36.52%。2002年下降明显,2003年1-3月降至调查期内最低点。
(2)被调查产品的进口价格下降导致中国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下降。
调查期内,被调查产品进口数量呈上升趋势,2000年至2002年年平均增长率为42.42%,占中国国内市场份额均在46%以上,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由于被调查产品进口数量呈上升趋势并且所占市场份额较高,所以被调查产品进口价格的变化对中国国内同类产品价格变化产生影响。2002年和2003年1-3月,被调查产品进口价格出现大幅下降,导致中国国内同类产品价格被迫大幅下降。
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1-3月中国国内同类产品加权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313.48元/芯公里、324.87元/芯公里、128.51元/芯公里和105.33元/芯公里。2001年比上年增长3.63%;2002年和2003年1-3月出现大幅下降,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60.44%、44.63%。2002年下降明显,2003年1-3月降至调查期内最低点,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下降趋势与被调查产品进口价格下降趋势完全相同。被调查产品进口价格的下降,对中国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产生大幅度压制和抑制作用。
3.被调查产品对中国国内产业的影响
(1)调查期内,中国国内产业处于成长期,但生产能力和产量的增长并未给国内产业带来相应的规模效应和利润增长。
调查期内,中国国内产业处于成长期。2001年、2002年和2003年1-3月国内需求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02.01%、12.96%和183.60%,2000年至2002年年平均增长率为51.06%。为适应不断扩大的中国国内市场需要,国内产业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扩大同类产品的生产能力,并陆续投产和相继达产。调查期内,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生产能力逐年增长,同类产品的产量亦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01年、2002年和2003年1-3月产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8.36%、24.34%和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