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设置条件
一、专业设置基本依据
1、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适应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需求。
2、专业设置符合规模效益和布局合理的原则。
3、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有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办法。
4、有健全的专业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制度以及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二、专业教学组织
1、设置医学影像技术系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影像技术教研室、影像设备教研室、影像诊断教研室、物理教研室(普通物理、电工电子技术)。
2、系主任应具有高等职称和较高教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及管理水平。
3、教研室主任一般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和一定教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及实验室管理能力。
三、专业师资配备
1、专业教师应具有高等学校教师任职资格。
2、专业课教师中,本校教师不少于80%,其中具备双师型素质不低于50%。
3、本专业专任教师中至少配备高等专业技术职务2人,每门主要专业技能课程至少配备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务2人。
4、外聘专业教师应具有高等以上职称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或专业实践经验,有正式聘任手续,并相对稳定。
5、专业课教师数与本专业在校学生数(含毕业实习生)之比为1:25。
6、专业课教师每3年应有6个月(可累计)的临床或专业实践。
四、专业设施
1、设置阶梯式综合示教室(应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X线机机房兼操作练习室、X线机结构安装调试实验室、影像物理共用实验室、影像诊断阅片室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室,超声实验室、MR实验室、CT实验室和医学影象后处理室。各实验室的使用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
2、专业课主要实验设备见附表。
3、有含核心期刊的五种以上专业杂志及专业课教学所需的视听教材。
五、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时数应占教学计划总学时40%,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应在90%以上。
2、拥有相对固定的具备教学条件的二级以上临床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数目与学生人数的比例在1:6~8,实习单位有专人负责实习工作,并进行出科考试。
3、带教老师一般应具有5年以上的实践经验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4、学校制订有实习计划和实习大纲,建立和健全管理组织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要实验设备
┏━━━━━━━━━━━━━━━━━━━┯━━━━━━━━━━━━━━┯━━┯━━━━┓
┃ 名 称│ 规 格 │单位│最低数量┃
┠───────────────────┴──────────────┴──┴────┨
┃ 1、共享设备 ┃
┠───────────────────┬──────────────┬──┬────┨
┃增强电视X线机 │500mA │ 台│ 1 ┃
┠───────────────────┼──────────────┼──┼────┨
┃普通X线机 │500mA │ 台│ 1 ┃
┠───────────────────┼──────────────┼──┼────┨
┃数字成像检查设备(CR或DR) │ │ │ 1 ┃
┠───────────────────┼──────────────┼──┼────┨
┃小型X线机 │30mA │ 台│ 1 ┃
┠───────────────────┼──────────────┼──┼────┨
┃软X线机 │50 mA │ 台│ 1 ┃
┠───────────────────┼──────────────┼──┼────┨
┃人体骨骼 │ │ 台│ 2 ┃
┠───────────────────┼──────────────┼──┼────┨
┃实时焦点测量仪 │ │ 台│ 1 ┃
┠───────────────────┼──────────────┼──┼────┨
┃X线分析仪 │ │ 台│ 1 ┃
┠───────────────────┴──────────────┴──┴────┨
┃ 2、医用X线机结构与维修 ┃
┠───────────────────┬──────────────┬──┬────┨
┃控制台 │200 mA │ 台│ 1 ┃
┠───────────────────┼──────────────┼──┼────┨
┃高压发生器 │200 mA │ 台│ 1 ┃
┠───────────────────┼──────────────┼──┼────┨
┃影像增强电视系统 │ │ 套│ 1 ┃
┠───────────────────┼──────────────┼──┼────┨
┃旋转阳极启动装置 │ │ 台│ 2 ┃
┠───────────────────┼──────────────┼──┼────┨
┃自耦变压器 │200或500mA │ 个│ 5 ┃
┠───────────────────┼──────────────┼──┼────┨
┃灯丝变压器(大、小焦点) │200或500mA │ 个│ 各5 ┃
┠───────────────────┼──────────────┼──┼────┨
┃空间电荷抵偿变压器 │200或500mA │ 个│ 5 ┃
┠───────────────────┼──────────────┼──┼────┨
┃各类继电器、接触器 │200或500mA │ 个│ 10 ┃
┠───────────────────┼──────────────┼──┼────┨
┃限时器 │200或500mA │ 个│ 5 ┃
┠───────────────────┼──────────────┼──┼────┨
┃延时器 │200或500mA │ 个│ ┃
┠───────────────────┼──────────────┼──┼────┨
┃旋转阳极管 │XD51 │ 个│ 2 ┃
┠───────────────────┼──────────────┼──┼────┨
┃旋转阳极管管套 │带定子 │ 个│ 2 ┃
┠───────────────────┼──────────────┼──┼────┨
┃MAs │ │ 块│ 8 ┃
┠───────────────────┼──────────────┼──┼────┨
┃万用表 │ │ 块│ 10 ┃
┠───────────────────┼──────────────┼──┼────┨
┃实验工具 │ │ 套│ 10 ┃
┠───────────────────┼──────────────┼──┼────┨
┃kV表 │100kV │ 块│ 5 ┃
┠───────────────────┼──────────────┼──┼────┨
┃mA表 │双量程0~10; 0~200 │ 块│ 5 ┃
┠───────────────────┼──────────────┼──┼────┨
┃示波器 │双踪 │ 台│ 1 ┃
┠───────────────────┼──────────────┼──┼────┨
┃接地电阻测试器 │ │台 │ 1 ┃
┠───────────────────┼──────────────┼──┼────┨
┃ │ │ │ ┃
┠───────────────────┼──────────────┼──┼────┨
┃ │ │ │ ┃
┠───────────────────┼──────────────┼──┼────┨
┃ │ │ │ ┃
┠───────────────────┼──────────────┼──┼────┨
┃名 称 │规 格 │单位│最低数量┃
┠───────────────────┴──────────────┴──┴────┨
┃ 3、影像摄影技术 ┃
┠───────────────────┬──────────────┬──┬────┨
┃摄影定位模拟人、丙烯树脂模拟人体(板)│ │ 具│ 1 ┃
┠───────────────────┼──────────────┼──┼────┨
┃小孔成像装置或10um的夹缝测试装置 │ │ 套│ 1 ┃
┠───────────────────┼──────────────┼──┼────┨
┃铝梯 │11阶或21阶 │ 个│ 2 ┃
┠───────────────────┼──────────────┼──┼────┨
┃滤线栅(8:1) │20.3cn×25.4cm(8X10) │ 块│ 各1 ┃
┃ │30.5cn×38cm(12X15) │ │ ┃
┠───────────────────┼──────────────┼──┼────┨
┃立位滤线器摄影架 │ │ 台│ 1 ┃
┠───────────────────┼──────────────┼──┼────┨
┃数字温控器 │ │ │ 5 ┃
┠───────────────────┼──────────────┼──┼────┨
┃显、定影桶 │38L(10加仓)、76L(20加仓)│ 个│ 各2 ┃
┠───────────────────┼──────────────┼──┼────┨
┃密度计 │透射式 │ 台│ 1 ┃
┠───────────────────┼──────────────┼──┼────┨
┃自动洗片机 │ │ 台│ 1 ┃
┠───────────────────┼──────────────┼──┼────┨
┃暗盒 │12.7cm×17.8cm(5″×7″) │ 个│ 各5 ┃
┃ │35.6cm×43.2cm(14″×17″)│ │ ┃
┠───────────────────┼──────────────┼──┼────┨
┃增感屏 │同上 │ 付│ 各5 ┃
┠───────────────────┼──────────────┼──┼────┨
┃IP板 │ │ 块│ 2 ┃
┠───────────────────┼──────────────┼──┼────┨
┃观片灯 │二、三联 │ 台│ 各2 ┃
┠───────────────────┼──────────────┼──┼────┨
┃烘片箱 │ │ 个│ 1 ┃
┠───────────────────┼──────────────┼──┼────┨
┃洗片夹 │各种规格 │ 个│ 各5 ┃
┠───────────────────┼──────────────┼──┼────┨
┃裁片刀 │ │ 台│ 2 ┃
┠───────────────────┼──────────────┼──┼────┨
┃安全灯 │红色或兰色 │ 个│ 2 ┃
┠───────────────────┴──────────────┴──┴────┨
┃ 4、影像诊断学 ┃
┠───────────────────┬──────────────┬──┬────┨
┃A超 │ │ 台│ 5 ┃
┠───────────────────┼──────────────┼──┼────┨
┃人体各部位防护设备 │ │ 套│ 1 ┃
┠───────────────────┼──────────────┼──┼────┨
┃电脑投影仪 │35.6cm×35.6cm(14″×14″)│ │ ┃
┠───────────────────┼──────────────┼──┼────┨
┃普通观片灯 │三联双面或单面 │ 台│ 8或16┃
┠───────────────────┼──────────────┼──┼────┨
┃各系统教学片(普通X光片、CT、MRI、DSA │ │ 套│ 4 ┃
┃、超声) │ │ │ ┃
┠───────────────────┼──────────────┼──┼────┨
┃各系统录像带或光盘(CAI) │ │ 套│ 1 ┃
┗━━━━━━━━━━━━━━━━━━━┷━━━━━━━━━━━━━━┷━━┷━━━━┛
眼视光技术专业设置条件
一、专业设置基本依据
1、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适应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需求。
2、专业设置符合规模效益和布局合理的原则。
3、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有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办法。
4、有健全的专业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制度以及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二、专业教学组织
1、设置眼视光系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眼科、视光学、配镜验光等教研室,相近课程可以合并组建教研室。
2、系主任应具有高等职称和较高教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及管理水平。
3、教研室主任一般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和一定教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及实验室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