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的通知

  5.4.4 危险废物填埋场周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米的绿化隔离带,及安装防止家畜、野生动物和无关人员进入的必要设施。
  5.4.5 危险废物填埋场应以填埋区为重点进行布置,填埋场附属设施占地比例不应超过总面积的50%。分析监测区、预处理区、贮存区和渗滤液处理区应按危险废物处理流程合理安排。若分期建设,应在作总平面布置时预留分期工程场地。
  5.4.6 山谷型填埋场的总平面布置应考虑填埋坑的标高范围、山体稳定性、植被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状况、土石方工程量、物料运输条件等因素。
  5.4.7 危险废物物流的出入口、接收、贮存、转运和处置场所等主要设施应与填埋场的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相隔离。
  5.4.8 填埋场入口处必须设有相应吨位的地磅房,地磅房应有良好的通视条件,与厂界的距离应大于一辆最长车的长度且宜为直通式。
  5.4.9 危险废物填埋场必须建有停车场和洗车设施。
  5.4.10 场区道路的设置应满足交通运输、消防、绿化及各种管线的铺设要求。道路的荷载等级应根据交通情况确定。
  5.4.11 危险废物填埋场区主要道路的行车路面宽度不宜小于6m,车行道宜设环形道路。各个处理系统旁都应设消防道路,消防道路的宽度不应小于3.5m。宜采用混凝土或沥青路面,道路的荷载等级应按国家《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中三级或三级以上标准设计。
  5.4.12 危险废物填埋场的绿化布置应符合全厂总图设计要求合理安排绿化用地。
  5.4.13 场区的绿化覆盖率应与城市绿化规定相协调,宜大于30%。
  5.4.14 厂区绿化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
  5.4.15 封场之后场址应进行绿化,并按封场要求执行。

6 系统设计

  6.1 废物接收及贮存系统
  6.1.1 填埋场计量设施宜置于填埋场入口附近,并应满足运输废物计量要求。
  6.1.2 废物接受区应放置放射性废物快速检测报警系统,避免放射性废物入场。
  6.1.3 填埋场应设有初检室,对废物进行物理化学分类。
  6.1.4 填埋场应设贮存设施
  (1)贮存设施的建设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的要求。
  (2)贮存设施的建设应便于废物的存放与回取。
  (3)贮存设施内应分区设置,将已经过检测和未经过检测的废物分区存放;经过检测的废物应按物理、化学性质分区存放。不相容危险废物应分区并相互远离存放。
  (4)应设包装容器专用的清洗设施。
  (5)应单独设置剧毒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及酸、碱、表面处理废液等废物的贮罐。
  (6)贮存设施应有抗震、消防、防盗、换气、空气净化等措施,并配备相应的应急安全设备。
  6.2 分析和鉴别系统
  6.2.1 填埋场必须自设分析实验室,对入场的危险废物进行分析和鉴别。建有分析实验室的综合性危险废物处置厂,其分析能力必须同时满足焚烧、填埋及综合利用的分析项目要求。
  6.2.2 填埋场自设的分析实验室应按有毒化学品分析实验室的建设标准建设,分析项目应满足填埋场运行要求,至少应具备Cr、Zn、Hg、Cu、Pb、Ni等重金属及氰化物等项目的检测能力,及进行废物间相容性实验的能力。超出自设分析实验室检测能力以外的分析项目,可采用社会化协作方式解决。

  表6-1          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名称         用途
  1   原子吸收仪(AA)    金属分析
  2   气相色谱仪(GC)    挥发性化合物分析
  3   离子交换色谱仪(IC)  阴、阳离子分析
  4   HNU光度计        大气质量监测
  5   紫外分光光度计(VV)  有机/无机化合物分析
  6   COD装置
  7   TOC分析仪        总有机碳分析
  8   计算机         数据库维护及其它日常管理
  9   打印机         打印输出
  10   采样车         采样及材料运输


  表6-2        分析实验室普通仪器设备


  序号  名称
  1   PH计
  2   电导仪
  3   溶氧仪
  4   分析天平
  5   光电天平
  6   电炉/加热板
  7   马弗炉
  8   消化设备
  9   磨碎机和研磨机
  10   翻转震动器
  11   震动筛
  12   各种采样器
  13   蒸馏水设备
  14   真空泵
  15   离心机
  16   冰箱
  17   热电偶
  18   试剂和玻璃器皿

  6.2.3 分析试验室不应布置在震动大、多灰尘、高噪声、潮湿和强磁场干扰的地方。
  6.2.4 分析实验室配备的主要设备和仪器宜满足表6-1和表6-2要求,另外还需配备快速定性或半定量的分析手段。
  6.2.5 应建立危险废物数据库对有关数据进行系统管理。
  6.3 预处理系统
  6.3.1 对不能直接入场填埋的危险废物必须在填埋前进行稳定化/固化处理,并建相应设施。
  6.3.2 焚烧飞灰可采用重金属稳定剂或水泥进行稳定化/固化处理。
  6.3.3 重金属类废物应在确定重金属的种类后,采用硫代硫酸钠、硫化钠或重金属稳定剂进行稳定化处理,并酌情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泥进行固化。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